智商门诊
基本解释
神童班招生家长攀比 医院“智商门诊”爆满
摘要
如今,给孩子测智商在家长中越来越流行。又到一年神童班招生时,医院“智商门诊”爆满,儿童智商测查排到一月后。这股测智商的热潮已经蔓延到了网络上,有的家长从网上找智商测试题给孩子做,还有一些高年级学生流行自己上网测试,面对或高或低的测试结果,家长和孩子难掩心中的得意与失落,它如同一个标签把“聪明”和“傻”贴到了孩子身上。信还是不信?“智商测试”令家长纠结不已。
智商门诊-相关背景
又到一年神童班招生时
有关政策规定,如果学生智商不到50或55,属中重度弱智,应进辅读学校;如略高于50或55,而低于正常值,属轻度智力缺陷,根据国际全纳性教育理论,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与正常生一起上课。对此,校方不能轻易对学生下结论。
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迟滞儿童都为数极少,90%以上的儿童都属智力正常范围。
智商门诊-测试目的 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不但自己学习不好,还会影响其他同学,老师对这样的孩子的确很苦恼。很多家长开始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智商门诊进行测试。带着抵触情绪来给孩子测智商的家长为数不少,他们只是想向老师证明自己的孩子不傻。但真正因为智力问题而无法在学校正常学习的孩子很少。
还有一部分来给孩子做智商测试的家长是怀着“发现神童”的目的,有家长干脆表示,孩子要幼升小或者小升初,一张高智商的检测证书可以成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甚至超常实验班的敲门砖,各医院的智商门诊量在升学季节都会明显增多。
智商门诊-兴起缘由
在一些知名教育网站发现,不少家长正在热议带孩子去测智商的问题,起因缘于不久前,北京八中著名的“神童班”开始招生。这个少儿班通过考试选拔招收智力超常儿童,选上后可以缩短学制,4年上8年的课程。由于可以直接跨过小升初和中考的门槛,对家长非常有吸引力。有孩子已经进入神童班的家长建议后来者,让孩子上网做智商测试题,或者干脆到医院去测个智商,超过130再去报考。
这样的“神童班”在北京还有多个,除了八中,还有中科大、育才学校等,每逢报考时节都是人满为患,对神童的追捧也推动了测智商的热潮。据了解,虽然“超常儿童”的选拔有多种方式,但是在很多家长甚至一些学者的心中,IQ的分数是衡量一个儿童是否超常的主要标准,通常那些IQ在140以上的儿童被认为是超常儿童,这个标准随后改成130。
智商门诊-测试内容
不同的智商测试题目差别很大,有的偏重数学的思维训练,有的偏重语文的归类和语法问题,还有的以图形为主,还有些涉及文学、经济常识,其中有不少题目似乎超出十几岁孩子的理解范畴。一些测试网站还注明,70分以下被称为“弱智”,70至89分为“智力低下”,90至99分为“智力中等”,100至109分为“智力中上”,其中140分以上即可界定为“天才”。
在发达国家,智商的测定是极其严格的: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懂得孩子的心理;有标准的设备,整个测试区域的环境和氛围必须“到位”,甚至对光线、室内陈设、温度、湿度等都有明确的界定;测评人员说话的方式、速度、声调、面部表情等都可能对被测试的孩子产生影响;而孩子当时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智商测定绝不是一知半解的人就可以随便进行的,而且对软硬件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些网络智商测试的可信性非常值得怀疑。
智商门诊-专家建议 对于一些家长纠结于孩子到底是聪明还是傻,专家认为,大可不必背上这个精神负担,因为在青少年时期,智商(IQ分数)是不断变化的,并非一查定终身。
北医三院儿童智力检测室的张老师表示,一个人在17岁之前的智商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年纪越小变化越大,所以对某些方面发展不太完善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对于提升智力是很有意义的,一些智商在边缘状态的儿童,通过药物以及特殊教育治疗,大部分可以顺利达到正常状态。
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以做智商测试的名义,选出若干名学生,事先不透露真实情况,随意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任意指出一组是智力好的另一组是不好的,半年以后他发现,被称为智力好的一组学生的智力果然好起来,而另一组果然成了不好的。 北京大学心理研究所博士郭勇指出,一次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孩子的智力并非“一锤定音”。
郭勇还认为,有些家长抱着鉴定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的目的来做智商测试更是荒谬。智商测试只是儿童心理咨询中一项科研或治疗的评定手段,单纯的智商指数并不能说明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
北京儿童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吕俊兰提醒家长,现实生活中,有孤僻、胆小、学习成绩太差、成绩极度不平衡等症状的儿童可以进行智商测试,让心理专家对孩子欠缺的某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但不必让孩子知道测试的结果。如果孩子表现出超常的智力或能力,吕主任建议想做测试的家长尽量保证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做。面对智力超常的孩子,家长也一定要端正心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人品和性格。
教育者感到在有的孩子身上没有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时,通过测试智商、求助心理医生等办法,从智力发育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目前表现的根源,找到孩子某一方面发育的弱点,同仁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洪宝瑟认为,这种意识是对的。在发达国家,给孩子测试智商很普遍,但是要注意不要向孩子本人透露结果。
儿童心理专家赵曼云、教育专家孙云晓明确反对家长为升学等原因带孩子单独去测智商,甚至认为,强迫测智商是对儿童的精神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