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草
基本解释
拼音:yōu lán cǎo
简介
《幽兰草》是“云间三子”词的合集,共三卷,卷上李雯(字舒章)词42首,卷中陈子龙(字卧子)词55首,卷下宋徵舆(字辕文)词48首。新出版的《幽兰草》据上海图书馆藏潘景郑先生旧藏明刻本(卷首有“曾藏潘景郑家”印章)录出,版心下刻有三人的堂号,陈子龙是“江蓠槛”,李雯是“仿佛楼”,宋徵舆是“凤想楼”。
《幽兰草》的价值定位
《幽兰草》由理论(即陈子龙《幽兰草题词》)和作品两部分组成,代表了以陈子龙为首的早期云间词派的词学观和创作实践,在解读《幽兰草》时,应当兼顾理论和创作两个层面。在《幽兰草题词》中,陈子龙对唐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清理,并对各时代的词作了评价。他认为,南唐、北宋代表了词的最高成就,南宋以后开始变调,元、明则是词趋于衰落的阶段。面对明词日益显现的颓势,陈子龙表现了强烈的正本清源意识和振衰救弊的愿望,将复南唐、北宋词之古作为革除明词弊病的突破口,力图使词回归本源,还词以本来面貌。解读《幽兰草》即应以此为基本的出发点。
从题材、语象的选择,到以小令为主的体式运用,都体现了“云间三子”对南唐、北宋词婉约一派的认同和回归,其矫正明词异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回归和矫正尚属外在形式,仅凭此并不足以与明词分庭抗礼,尤其是咏物、咏时令的题材,与明词热衷的花草美人风尚甚至别无二致。能够真正体现南唐、北宋词精髓的,是蕴涵于《幽兰草》中的内在情思和意蕴。
《幽兰草》充溢着浓重的情思,读之常觉得有一股潜气内转于字里行间。且不说最易储汇情思的恋情词,即使是咏时令和咏物之作,“三子”词亦多含情韵,可谓处处花草含情,时时风月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