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ying的词语
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拼音:yīng xiān zuò liú xīng yǔ

基本解释


英仙座流星群于每年的7月17日至8月24日变得活跃起来,8月11至12日达到高峰。此时的流星速度非常快,每小时的流量可达50至100颗。只要远离灯光,来到开阔地带,每位有耐心的观测者都可以见到这种奇观。在8月下旬的很短时间内,只要仰望夜空,你便有可能看到流星划过长空的景象。

英仙座流星雨-记录

英仙座流星雨与狮子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合称为“三大流星雨”,备受全球天文爱好者、流星雨迷的推崇。英仙座流星雨来源于一颗编号为“一零九P”的彗星,该彗星的运行周期为130年。当一零九P彗星飞临太阳的身边,英仙座流星雨就会下“大雨”;当一零九P彗星远离太阳的时候,英仙座流星雨就会下“小雨”。

1862年,一零九P彗星过“近日点”。1862年8月10日凌晨,中国各地都观赏到“星陨如雨,星流如织,尽夜不绝,直至天明”的英仙座流星雨。

1992年,一零九P彗星再次回归。当年8月20日凌晨,英仙座流星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爆发,每小时出现几百颗耀眼的流星。据预测,一零九P彗星将于2126年再次飞临地球的身旁,届时人们又将观赏到更为壮观的英仙座流星雨。

2007年8月13日午夜11时开始至第二天凌晨,英仙座流星雨又如约光临地球,人们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流星从天空划过的美丽景象,每小时天顶流星数最低也可以达到100左右。

英仙座流星雨-母天体

母天体是周期为133年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此彗星于1862年被路易斯·斯威夫特和塔特尔发现,之后意大利天文学家乔万尼·施亚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提出它可能是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天体。

这也是彗星首次被认定为流星雨的母天体。当时预测1982年左右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被周期回归,但却没有被观测到。1991年和1992年英仙座流星雨以往年2倍以上的规模爆发,因此推测母彗星也将回归,当年9月27日日本彗星专家木内鹤彦再次发现了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为纪念他的功绩,也将彗星名称改为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木内彗星。

英仙座流星雨-活动

在高潮时平均一小时可以出现30-60个流星,是一年中最大的活跃期。高潮的前后数日,每小时也可以出现10个以上。由于正值暑假,夜间气温也比较高,被称为最为容易观测的流星雨之一。

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快,而且可能在流逝中途越发明亮。而且明亮的流星和火球也较多,容易形成流星痕。这是因为其对地速度为59 km/s,在流星雨中属于速度比较快的。因为相对明亮,所以在少云的时候也可以被观测到。

英仙座流星雨-历史记录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历史记录出现在公元36年的中国史籍中,记录了超过100颗流星,日本与韩国也分别在8至11世纪有详细的记载,但12至19世纪则只有零星记录。8月流星之多早已为人所知,英仙座流星雨甚至有“圣劳伦兹之泪”之称,因为在每年8月10日的圣徒日时,在英仙座总有大量的流星出现,但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周期性出现的确认则是在1835年由布鲁塞尔所记录。

第一位对英仙座流星雨进行计数统计的是Eduard Heis,他在1839年统计每小时英仙座流星数量达160颗,自此之后,Heis与全球其它观测者每年都做类似的计数,至 1858 年止,历年来平均每小时出现数量为 37~88 颗,有趣地是,1861 年突然激增至78~102,1863 年更提高至109~215,到 1864 年数量仍高于平常。根据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 计算1864~1866 年英仙座流星雨轨道的结果发现,英仙座流星雨极有可能和一颗周期 120 年的 Swift-Tuttle 彗星 (1862 III) 有关,因为每当这颗彗星接近近日点后,流星数量便有激增的现象。109/P Swift-Tuttle 彗星最初是由 Lewis Swift 与 Horace Tuttle 分别于1862年七月发现的,当时它是一颗 7.5 等的彗星,九月初时升高至二等,彗尾长 25~30度(北斗七星的六倍长),相当壮观!这也是人类首度发现流星雨和彗星之间的关联。

到了20世纪初,英仙座流星雨数量有降低的趋势,在1901~1910 年间,Denning 的统计平均每小时数量为五十颗左右,1911年更降到只有四颗,1912 年也只有12 颗。正当人们怀疑英仙座流星雨是否已经“寿终正寝”时,接下来的几年它却又恢复正常,并在1920年意外地发生大爆发,达到每小时两百颗以上!最令人不解的是,此时其母彗星在远日点附近!虽然英仙座流星雨1920 年代有几年又陷入低潮,但是在 1931 年与 1945 年分别又达到每小时160颗与 189 颗的规模,后来一直到 1960 年代都没再发生异常现象。

1973 年,Brian G. Marsden 预测 Swift-Tuttle 彗星将在 1981 年九月 16.9 日到达近日点(+/-1.0 年),这个消息立即吸引了大批的观测者加入英仙座流星雨的监测行列。这项预测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英仙座流星雨从 1966~1975 年间的平均每小时 65 颗跃增至 1976~1983 年的 90 颗,1983 年时最高甚至达到 187 颗过,虽然这次流星观测者算是大饱眼福,但彗星观测者却始终没有看到这颗神秘的 Swift-Tuttle 彗星。

在 1983 年的高峰之后,英仙座流星雨又开始走下坡,1984 年的极大期刚好在满月后一天,但荷兰流星协会仍然记录到最高每小时 60 颗。1985 年,虽然没有月光的干扰,但数量已降至每小时 40~60 颗,1986 年的情况也差不多。

1990 年代初,Marsden 公布了新的预测,如果 P/Swift-Tuttle 彗星与 1737 年 Kegler 所观测的是同一颗彗星,那么它将在 1992 年十二月再度通过近日点,随后,Swift-Tuttle 彗星在 1992 年二月被发现,但英仙座流星雨则到 1993 年才在欧洲出现极大,当时全球观测者蜂拥至中欧观测这次流星雨,果然不负众望地出现每小时200~500 颗的惊人数量,这股高潮一直持续到1994年。

英仙座流星雨-观测

英仙座流星雨已经被观测了2000年左右,第一笔已知的资料来自远东地区。在早期中世纪的欧洲,英仙座流星雨被称为圣劳伦斯的泪水。 这个流星雨在每年的7月中旬出现,最活跃的时间在8月8日至14日之间,高峰出现在8月12/13日。在高峰期,每小时的流星数目高达60颗以上,横越整个天空,但受限于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路径,这个流星雨只能在北半球看见。

1972年

在记录上是历年来最活跃的一次,尤其是在1972年的8月12日从超过12000尺高的科罗拉多州所做的观测。

2007年

流星雨的尖峰初现在8月12-13日,周日至周一的夜晚,适逢新月,因此观测到的 ZHRmax为93颗。

2008年

英仙座流星雨出现于7月17日至8月24日,在8月13日观测到的 ZHRmax为116颗(在20:10 UT)

2009年

英仙座流星雨预计出现于8月11日至8月12日

2010年

英仙座流星雨13日极盛 土耳其叙利亚观测最佳

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光临地球,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极盛期发生在8月13日凌晨6时,全球最佳观测地点为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等国;我国各地在8月12日至14日凌晨至天亮前均可观。

英仙座流星雨-英仙座

英仙座象征希腊神话的英雄柏修斯。他砍下可怕的女妖美杜莎的头(这女妖凝视的人都会变成石头)。在完成任务的归途中,又从海怪口中解救安德洛美达公主(仙女座)。在星空中英仙座紧临仙女座及仙后座(公主的母亲),这一大片星空叙述这个著名的希腊神话故事。NGG869及NGG884两个球状星团代表柏修斯挥剑的右手;英仙座β星(大陵五)代表美杜莎的头,提在柏修斯的左手。银河恒星较密集的部份通过此处,对使用双筒镜的人士而言,英仙座是迷人的星座。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是颗着的食变星,由两颗密近的恒星沿轨道互绕。周期为2天又21小时,当暗星绕到亮星前方遮住亮光时,会从2.1等降到3.4等,过程约10小时。

M34疏散星团,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用双筒镜或小型望远镜可见,大小和满月差不多,星团中最亮的恒星为7等。NGC869和NGC884(英仙座η和χ双重星团)位于英仙座中,是两个疏散星团,肉眼可见,用双筒镜或小型望远镜能看得很清楚,两者均和满月差不多大小。

英仙座流星雨-成因

流星雨的成因与彗星有关,彗星是由冰块及沙石组成的球体,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星会因太阳的热力而使表面物质升华,这些升华了的物质就是日后的流星体,在彗星绕日运转中,部份流星体会和彗星分离,遗留在彗星的轨道上,流星体由于太阳光压及行星作用力,会不断扩散,互相远离,而且范围逐渐增大。当地球的运行轨道与彗星轨道相交時,流星体受地球地心吸力影响,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且燃烧,而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亮光,就是人们看到的流星雨了。如果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流星体又多又广的话,往往在彗星回归后的几年內,仍可看到由该彗星所产生的流星体所造成的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观测注意事项

1、安全问题是第一位,包括交通安全和观测时的安全。坚决不开夜车,不疲劳驾驶,要在白天就抵达观测地,并探明周边环境。尽量选择远离水域和公路、铁路的农家院落,且确定犬类是否栓好。

2、目前正值冬季,后半夜的温度非常低,欣赏流星雨要从头到脚用厚衣服来“武装”。

3、不能忘记休息,看流星雨时采取坐和躺的姿势就能减轻疲劳,椅子和防潮垫是必需品。同时还需要适时补充食物和热水。

4、较好的观测地点为远离城市灯光污染,且海拔较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