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yin的词语
隐私赢利

隐私赢利

拼音:yǐn sī yíng lì

基本解释


隐私赢利 -介绍

隐私赢利是以不道德的手段收集、出卖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商业利益进行收费的行为。

院检查、办信用卡、上购物网站……生活中有太多场合需要填报个人信息,手机号码、住宅电话、通讯地址、邮箱等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而当这些个人信息被无意或者恶意泄漏之后,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推销产品、电话骗局、骚扰短信接踵而至,“不速之客”将人们平静的生活搅得不得安宁。

2010年7月,中国国内第一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发布,书中指出利用各种方式骗取网民个人资料用以牟利,已经成为社交网站利润的重要来源。

《新媒体蓝皮书》指出,社交网络是2009年中国互联网的热点,社交网站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非常严重。通过社交网站,商业公司不但可以收集用户的手机号、MSN账号等普通信息,还可以通过分析网民发布的博客、帖子、同学群体等,推测出用户的消费倾向、个人婚姻情况、工作情况等隐私。

手段行为

1、个人通信安全

一些利用手机跟踪他人行踪、窃听通话内容的技术,正被部分不法商家开发利用。

2、卧底软件

这种软件最“诱人”的功能是“远程通过手机实时监听监控”。在被监控者的手机里安装一套“卧底”软件,监控者就可清晰地听到被监听手机所在周边的所有声音。这套软件还可以通过电脑备份被监控者的全部通话记录,收发短信内容。

卧底软件,被监控者的手机上没有任何被安装软件的痕迹显示,即使是我们的专业人员也检测不出。

3、个人信息泄露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8年所作的一项公众社会调查显示,有88.8%的人表示自己有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扰的经历,其中垃圾短信、电话骚扰、垃圾邮件被视为三大“罪魁”。

比骚扰更恶劣的当属电话和短信骗局,比如“你猜猜我是谁”、“请把钱打到某某帐号”、“你的女儿出事了,请将钱汇到……”,这些海量诈骗短信和电话不知道骚扰过多少人,不少人上当受骗。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

4、个人信息滥用

其一,擅自提供个人信息,如银行、保险公司、航空公司等机构之间未经客户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共享客户信息;

其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如社会上越来越常见的兜售房主信息、股民信息、商务人士信息、车主信息、电信用户信息、患者信息等;

其三,有关机构不能对掌握的个人信息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导致个人信息遗失、泄露,如某高校就发生过数千名学生和老师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账号和密码外泄的事件。

谷歌行为

2009年3月,谷歌正式宣布推出新的广告计划,即根据用户此前的在线活动来发布“定制广告”。尽管这一做法并没有违反法律相关规定,但仍然引起“以网友隐私盈利”的种种争议。对此,谷歌中国公关人士回应称,用户仍然有自主权,谷歌称在中国不会推行这个计划。

谷歌的广告计划,即谷歌试图通过网站在用户电脑上留下cookie(指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来实行这个计划。谷歌在对广告进行编排时,可以从cookie收集用户的浏览行为,然后显示与此匹配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