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剽窃
基本解释
心理剽窃是非文学性语言的剽窃,指的是作家在写作同一个场景时剽窃其他作家写作该场景的创作心理而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述;或有意识剽窃别人的写作创意进行更好的创作行为。因在文学上难以定性为剽窃,所以将其定性为心理剽窃(plagiatpsychique)。
详细解释
简介
玛丽·达里厄塞克
“心理剽窃”(plagiatpsychique)是非文学性语言的剽窃。
具体表现:
1、作家在写作同一个场景时剽窃其他作家写作该场景的创作心理而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述;
2、将别的作家创意有意识地剽窃来加入自己的创作思维来写作,能看出原作的影子;
因在文学上难以定性为剽窃,所以将其定性为心理剽窃。这一术语也被年轻人加以后现代式的解析,轻松用于日常生活。
词源
2007年,玛丽·达里厄塞克出版小说《汤姆死了》(Tomestmort),以第一人称刻画四岁幼儿夭亡后,母亲悲伤十年,方接受丧子现实。卡米耶·洛朗斯随即指责达女士“心理剽窃”(plagiatpsychique),称书中所写丧子之痛,脱胎于她1995年描写丧子之痛的回忆录《菲利普》。玛丽·达里厄塞克坚决否认剽窃,称写此类小说不必有亲身体验,并反讥洛女士的指控“卑鄙”。此事迅速成为事件性话题,“心理剽窃”亦成法国文坛的新兴术语。
案例
奥特沙科夫斯基-洛朗斯
场景性心理剽窃
玛丽·达里厄塞克的小说《汤姆死了》(Tomestmort)被卡米耶·洛朗斯指“心理剽窃”(plagiatpsychique),称书中所写丧子之痛,脱胎于她1995年描写丧子之痛的回忆录《菲利普》。其实《汤姆死了》里只有一句话,能在《菲利普》中找到字句吻合的对应,即悲恸中的母亲所言:“我不想要另一个(孩子);我只想要他,一模一样的他。”而这句话,凡是丧子之母皆会如此表达。玛丽·达里厄塞克说,她自己的妈妈也曾在失掉一个孩子后,说过同样的话。
“读《汤姆死了》时,我生出厌恶的感受,仿佛此书就在我的房中写成,(达里厄塞克的)屁股坐在我的椅子上,横躺于我悲伤的床。”卡米耶·洛朗斯2007年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
达里厄塞克于2010年1月5日出版其剽窃研究专著:《警察报告:剽窃指控及小说监管的其他形式》(Rapportdepolice : Accusations de plagiat et autres modes de surveillancedela fiction),宣称剽窃指控对作家而言,宛如“象征性谋杀”(meurtre symbolique)。追考阿波利奈尔、左拉、乔治·桑、弗洛伊德、曼捷斯塔姆、达芙妮·杜莫里哀和保尔·策兰,他们或曾受到指控,或曾写过幼童之死;而构罪于剽窃,实为文学监管之常用手法,从柏拉图到古拉格,其历史源远流长。
创意性心理剽窃
在纳博科夫最有名的小说《洛丽塔》问世之前,曾有一部标题为“洛丽塔”的18页短篇小说,写的也是一鳏夫一少女的畸恋,首版于1916年,被收入一个现在早已买不到的德国短篇故事选集里,作者署了一个假名“海因茨·冯·里奇博格”。另一位学者隆·罗森鲍姆由此进一步推演分析道:纳博科夫写作《洛丽塔》时的确有意识地“剽窃”了里奇博格,但他先以独特的方式向这位不知名作家表达了歉意,那就是此前完成的小说《微暗的火》:一个自称查尔斯·金博特的疯子,确信住在他隔壁的一个伟大的美国诗人谢德的最后一部作品——一首名叫“微暗的火”的长诗——是写他金博特的,于是征得谢德夫人的同意,代为编订出版谢德这首长诗遗作,但发现诗中并无他的传奇经历,便穿凿附会,在作品中填充进许多注释,让这首诗读起来像是一个关于他自己和他的“王国”的传奇故事。罗森鲍姆指出:倘若里奇博格在世,他难道不会像金博特那样高呼“《洛丽塔》剽窃了我的创意”呢?
因此罗森鲍姆认为,纳博科夫是在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向里奇博格致歉,结果写出了《微暗的火》这另一部杰作。现在读到《绝望》,不由也联想起来:这个故事是不是又和纳博科夫对“剽窃”的浓厚兴趣有关?赫尔曼为发一笔横财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结果发现命运跟自己开了一个大玩笑:他赖以设谋的基本判断“菲尼克斯和我犹如双胞胎一般”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但换一个角度看,这又仿佛是纳博科夫对自己的自嘲:一个精心剽窃了他人作品的作家,满以为已然天衣无缝,却连第一个读者的眼睛都没能瞒过。《洛丽塔》最初发表于1955年,晚于《绝望》20年,这样看来,他似乎在用这部小说预估自己以后可能应得而未得的下场!他在书中描写的赫尔曼密谋时既兴奋又惴惴不安的心理,莫非正是当时谋划和后来亲笔写作《洛丽塔》时的写照?不过倘若这一部部作品果真是在“剽窃”的心理背景下写成的在“剽窃”的心理背景下写成的,那么纳博科夫则以剽窃的方式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