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台风眼
基本解释
心理台风眼 -简介
在气象学中,距离台风中心直径大约10km 的圆面积,其风力相对微弱,通常被称为“台风眼”。中科院心理所李纾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假“台风眼”这一气象名词,形象地将其研究发现冠名为“心理台风眼”效应(“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即:越接近高风险地点,心理越平静。
提出
2003年“非典”的期间,有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老百姓对“非典”威胁的担心其实并没有外界所预想的那么强烈。根据这个发现,我们课题组负责人李纾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是不是越接近高风险地区的人,心理就越平静呢?这就如同“台风眼”,即距离台风中心直径大约10km 的圆面积内,其实风力是相对微弱的。因此,他借助了气象学中的名词,提出“心理台风眼”的概念。“5·12”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所承担了“受灾人群的心理反应分析及干预方案”课题,主要是调查灾后民众的心理状态,这一个客观事件验证了“心理台风眼”的存在。
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左右,外界的人们担心在那里建房屋会不会再次面临地震的危险,当地的村民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担心。非灾区的人对灾情的担忧高于灾区的公众。例如,大多公众认为,灾区的血源一定非常紧张,因此各地民众献血热情十分高涨,导致血库在短短几天内爆满,血站不得不发出暂缓献血的通告。这就是非灾区人们对“灾情需求”估计不准确的具体表现。
灾后的第四个月,进行了第二轮调查。发现了“心理台风眼”的另一变式: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也随着受灾人与自己亲缘关系的远近出现了一个“台风眼”。也就是说,自己与受灾人的亲缘关系越远,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就会越严重。
国外有过类似的研究。国外研究者比较了住在高危地带(如核反应堆)的民众和远离高危地带的民众对风险源的态度。结果表明,临近高危地带的民众忧虑水平更低、对风险源的风险评价和负面评价更低、对风险源安全性的评价更高。还有研究表明,在垃圾掩埋场投建之前,附近居民对此事非常忧虑,甚至抵制;然而在垃圾掩埋场建成之后,居民的忧虑程度降低了。从理论上推论,日常生活中应该也有这种效应存在的可能性。还没有具体的科学研究,因此还难以下定论。
“心理台风眼”的效应可以帮助管理层在大灾害过后因时、因地、因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为选择心理安抚的时机、地点、对象、力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用
研究者分析,心理免疫(psychological immunization)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或可解释“心理台风眼”效应产生的原因。“5.12”大地震后,居民普遍认为,惟有献血才足以表达对灾民的关爱之情。各地民众献血热情高涨,致使血库在短短几天内爆满,血站不得不发出暂缓献血的通告。此举乃灾区外居民高估“灾情需求”的表现,可视为地震中首例“心理台风眼”效应。
“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发现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应急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准确描述地震灾害中“心理台风眼”的表现形式和规律,将有助于相关部门因时、因地、因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从而为选择心理安抚时机、地点、对象以及力度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国家高效有序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
日本核危机世界恐慌 日本民众却十分平静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东北部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这件事件在世界范围引起震动,而中国作为日本的近邻受到核污染威胁的传闻,大量市民出现恐慌情绪,轻信谣言大量抢购防护物资。而日本民众身处在事件的中心反而表现得十分平静。再一次印证了心理台风眼现象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