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xiao的词语
小康村

小康村

拼音:xiǎo kāng cūn

基本解释


 一、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康村

小康村,是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立于2005年3月,由原南滃、北滃、大滃、珠泾四个行政村整体拆迁后合并而成。小康村位于古里镇南省级东南开发区内,北靠204国道,南依锡太一级公路,东邻苏嘉杭高速,西接常熟市区,交通便捷,位置优越。新村规划面积2085亩,规划户数2500户,目前已入住2284户,在册人口8898人。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镇村两级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用于新村建设。对新村建房实行“八个统一”,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设施,实现三线入地,雨污水分流,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服务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的社区服务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占地近50亩的大型集贸市场,50000多平米的小康商业街相继落成投用,新近建成的农民公园更是给新村增添了几分城市化气息。一个整体规划规范有序,富有现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初现端倪。小康村已成为全市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亮点。

自成立以来,小康村在村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今后,小康村党委、村委将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发展村级经济,壮大村级财力,进一步加强新村管理,把小康村建设得更美好,让小康的百姓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二、福建省建瓯市南雅镇小康村

南雅镇小康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仍是个田地少、山林资源馈泛的行政村,农户收入低,人均不足1000元,在全镇21个行政村中算有名的穷村。而到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800元,跃居全镇行政村中上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收入如此大变化,缘于种桃产业的发展。提起小康村种桃,人们就会提到小康桃果流通协会会长——张学彬。

张学彬当过种植户、营销户、村委、村书记。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村委的他面对小康村资源馈泛,农户收入低,生活贫困的现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在脑里。如何脱贫?在一次吃祖辈种的桃后,感到甜分高、口感好,有心的他想:是否与该村的气候、土壤有关系,顿生种桃想法。86年在镇农技部门的支持下,他从古田县凤埔引种率先种植10余亩370多株白凤水蜜桃,经过精心管理,长势喜人,4年后(90年)桃子年收入达到7000余元,93年达到3万余元。如此高效益,轰动了当时贫困的山村,各家各户都向张学彬学习种桃,剪技引种,咨询种植技术和管理办法。

面对农民种桃热情的高涨,首先要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张学彬自己购买有关种桃书籍,自学种植技术,经常到市、镇农技部门请教专家,在自家桃园实践生产,在自己掌握技术后,毫无保留免费传授给农户,农户种植遇到问题都要来请教张学彬,他成了山村种桃“土专家”。每年他组织在3月桃树开花之前(产前)和8月桃子采收之后定期举办生产管理培训班。在产中根据特殊需要,及时请市、镇农技专业人员授课,每次课堂暴满,听众百余人。去年办5期授课班,听众500余人次,发放各种植保科技资料520余份。他还组织村种桃骨干到古田县大桥、凤埔镇、浙江金华等产桃区学习取经。并对品种进行改良,扩种早、晚熟白凤水蜜桃和油桃品种。经努力,该村产出个大均匀、外观好、肉质脆、甜度高、口感好的优质桃子,2004年南雅镇在该村举办“桃王赛”。

桃业发展带来了销售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10月,在他组织下成立“小康村桃果流通协会”,他被推选为会长后,积极拓展省内外销售市场,引来客户,现每到产桃季节,就有20多家客商上门收购,产品销往福州、厦门、泉州、三明、龙岩、福清、南平等省内及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外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享有“建瓯桃”美誉。他“以诚待人、以信赢客”,桃子销售分等分级,严格把关,在福州、厦门、福清等地市场,只要包装篓上有“发展经济、张记学斌”和塑料筐上有“学斌大、中、小”小样,市场都认可其质量、数量。他每年要销出桃子300多吨,有效带动村桃销售,该村桃子年年销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在张学彬的引领下,小康村527户人家90%以上种植桃子,多的户种100余亩,普遍种有10余亩,全村种水蜜桃2500余亩,年产量5000余吨;种油桃600余亩,年产量900余吨,仅桃一项,年收入在1200多万元,占总收入70%以上。每年阳春3月季节,满山遍野桃花盛开,迎来厦门、福州、南平等地赏花客人,在赞不绝口的赞美声中,农户们引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希望。张学彬也受到群众的好评,2003年被南雅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选举为建瓯市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2006年被建瓯市人大评为“优秀人大代表”。

面对种桃产业的未来,张学彬在思考:一是要注册一个桃子商标,打造小康桃子品牌;二是建立小康村桃果专业合作社,把桃农更有效组织起来,推动整个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