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奥会
基本解释
听奥会-简介
听奥会是“听障奥运会”的简称。第二十一届听障奥运会在台北体育场开幕,这是听奥会第一次在亚洲举办
听障运动会(DEAFLYMPICS),又称为达芙林匹克运动会或听障奥运,也简称为听奥,核心价值是“以体育争取平权”,建立全球听障者对运动的认同,从而提升听障者的社会地位,并教育大众接纳及尊重听障者。
听奥会-历届状况
第一届听奥始于1924年,由法国一名听障人士和一些热心听障运动的朋友们,在巴黎举办首次听障世界级赛会,为国际无声运动会(International Silent Games),当时只有来自欧洲的9个国家和145位运动员参赛。
听奥至1986年被国际残奥会(现称帕运)纳入收编,1997年脱离,目前帕运会员有162国,但听奥只有98国,帕运都是由奥运主办城市接着办,但听奥则是来年单独举办,规模相对来说较小。
1924年举办全球第一个身心障碍类运动会,此后,每隔4年都会举办一次夏季听奥,今年在台举办的则是第21届,也是亚洲地区第一次举办这项赛会,冬季听奥则于1942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16届。
在听奥世界里,除了参赛选手,包括所有听障人士都是大会的主角,健全人则扮演帮忙与协助的角色。
所有参与听奥的运动员,必须丧失至少55分贝的听力,且不得在比赛中使用听觉辅助设备,以维护比赛的公平性,比赛项目、规则与一般没有什么不同,最大差别在于比赛执行方式,例如足球裁判需以旗帜代替哨音,田径赛以灯号取代鸣枪。
2009年台北听奥,将有81个国家的听奥选手、超过4000多名选手到台北比赛,比赛项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网球、跆拳道、空手道、游泳、篮球、手球等,共有20项比赛项目,是历届听奥规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破了过去纪录。
听奥会-来源
如果有一天,耳朵再也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你还会持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吗?1924年,在法国有一位叫做Mr. E.Rubens-Alcais的听障人士,为了持续实践自己的愿望,他与一群热心运动的朋友,共同发起了国际无声运动会(International Silent Games),也就是现今“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身,而今年9月5日即将在台北鸣枪起跑的第21届“听奥会”,会有22个比赛项目同时登场。
这一次在台湾主办,各个选手不仅卯足全力,就连主办单位也奋力一搏,从选手代表团报到、赛程安排、赛事成绩计算与公布、赛事信息查询,以及食宿、交通安排等都大量整合信息科技的应用。
相较于历届听奥主办方的做法,甚至有所超越之处。例如:采用RFID技术制作识别证就是史无前例,预计将可大幅缩短赛事检录作业的时间,此外,选手等代表团人员也可藉由RFID识别卡,经卡片阅读机感应后操作赛务信息查询系统,并且掌握相关赛务信息,例如:自己的参赛项目、未/已完赛的时间、地点、成绩等。
台北听奥筹备委员会信息部召集人陈奕良表示,听奥跟一般奥运不同之处,在于参与对象都是听障朋友,所以,参赛资格需经听奥总会官方审核后,确认优耳(两耳中,一耳听力较好的为优耳)听力损失需为55分贝(db)以上者才能参加,这样的前提下,选手在报到时,必须先缴交听力检查图后才能制证,为了确保参赛资格的公正性,听奥总会要求主办方必须现场制证,但并没有限制做法,而台湾这一次是采用RFID技术来完成现场制证的作业。
从上一届的比赛开始,听奥总会就开始采用网络在线报名,但是,并没有采用RFID技术来制作识别证,这一次台北听奥更往前突破了。然而,台湾毕竟是第一次主办这种大型赛事,相关的标准作业流程以及实务经验也比较缺乏,陈奕良说:“这是我们必须坦诚的。”
听奥结束之后,主办大型赛事的标准作业流程以及相关软硬件信息系统应用会进入一个新阶段,例如:自动化的成绩处理操作系统、实时性的信息发布平台、网络系统化的赛场与赛事管理、多元化的实时影像转播以及参赛选手管理等。
这一次听奥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涵盖3大范畴,其中,除了对外讯息发布系统(包括20项赛事管理子网、网络电视播放平台、各场馆电子广告牌信息管理……)之外,还有对内赛事管理平台(包括内部信息管理平台EIP、内部实时通讯系统EIM、志工管理系统……)以及后勤辅助管理系统(包括人员数据管理系统、制证操作系统、成绩册打印系统、赛程管理及公告系统、证件核发系统、成绩登录与发布、现场报到管理系统等)。
目前听奥的信息发布平台,从报名数据、赛程信息、比赛成绩、甚至到奖状打印都能自动化处理。自动化的成绩处理操作系统,也是强调one touch概念,系统不仅会自动显示成绩、对战图表及晋级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此减少人为作业可能发生的失误,尤其有关于竞赛成绩的计算与揭露,是其中至为关键的环节。
为了快速且正确的揭露比赛成绩,台北听奥决定大量采用精密计时计分系统,应用范围从陆地上的田径运动,到水上的游泳竞赛都含括在内,陈奕良表示,以往在没有使用精密计时计分系统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为判断的错误,以致于让比赛有公平性的疑虑,现在,透过这些精密计时计分系统协助,不仅可以避免人为疏失,也大幅缩短了比赛成绩计算与公布。
以田径来说,就可以透过具有感应压力的起跑器,判断是否有提前起跑之嫌,而到达终点之后,也就可藉由终点线的摄影监控,清楚分辨是谁先抵达终点,即使是只有毫秒之差,也能把比赛历程完全记录下来。
然而,这些应用都涉及软硬件的整合,尤其听奥的精密计时计分硬设备,是使用日本Seiko的产品,台湾缺乏相关的整合经验,使得整个过程倍加困难,因为Seiko精密计时计分系统的格式特殊,所以,需要特别考虑数据传输及影像转文件问题等。
此外,Seiko的技师是来自日本,无法提供实时的技术咨询,只能以电子邮件进行沟通,而所有的沟通又必须透过翻译,更凸显了沟通效率不彰问题。再者,由于Seiko的软件只能提供日文及英文版本,甚至于操作手册、技术文件也没有完整的中文文件可以参考,这都是台北听奥必须想办法克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