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si的词语
四拨子

四拨子

拼音:sì bō zǐ

基本解释


 拼音:sì bō zǐ

简介

四拨子在海淀和昌平的交界,具体位于清河小营往北800米左右,是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心部。

相关传说

因为四拨子名字由来已久,名字来历已无法考证,只能从一些相关传说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主要传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1、在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的时候,明英宗在其宠信的太监、蒙古部瓦剌的内奸王振的鼓动下,出兵五十万御驾亲征,在山西大同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在兵部尚书于谦的支持,及皇太后的授意下,留守北京的郕王朱祁钰继位,即明代宗,年号景泰,北京有名的工艺品景泰蓝即名于此。

后来朱祁镇被放回北京,发动了一场“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随即废景泰帝为王。病中的朱祁钰,气恨而亡。朱祁钰死后,朱祁镇使尽花招,假装要将朱祁钰葬到十三陵区,背地里买通了杠房、杠夫,借口棺材太重而频繁地更换杠夫。杠夫换了一拨又一拨,这就是北京郊区“二拨子”、“四拨子”名字的来源。最后棺材停留在路途中的一个关帝庙里,这就是今天的“回龙观”名字的出处。

2、第二种和第一种有点类似,都是由换杠夫由来的。

皇帝是要坐轿的,从十三陵到德胜门,抬骄的共分六拨人,每到一个地方就换一拨,这就样一拨子、二拨子、三拨子、四拨子乃至六拨子村名,自然就来了。

3、四拨子”乃是“四小组”:四拨子位于八达岭高速路西侧,临近西三旗,此地为明代巡逻护军的值班处,“拨”相当于一个小组或小分队的意思。

明朝永乐皇帝将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后,便在昌平沙河镇附近建起了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猎和到天寿山(十三陵)谒拜皇陵停留之用。嘉靖皇帝在位时,给该宫御赐“巩华城”。为了保证他出行的绝对安全,还在巩华城设立一个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巩华城汛地”,并在“汛”下面设立“拨”,也就是在皇城到巩华城沿线设立众多的巡逻护军的哨所,以防不测。御旨颁下不久,就开始从“巩华城”由北往南一线设立了头拨、二拨、三拨、四拨、五拨等。每个“拨”驻有十余名明军,并设有烽火台和火炮,其火炮除有杀伤功能外,还有报警作用。“四拨”是众拨中最大的一个,传说明末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大军向北京包围过来时,众巡逻护军便吓得四下而逃,于是起义大军在此驻扎。一天李自成登上“四拨”的烽火台上指着皇城的方向骂道:“崇祯老贼,大明的天下就要属于我们了,看你还能活几天?”接着与部下商议攻打北京城的战术,第二天就去攻城了。从此“四拨”里再也没了巡逻护军,只留下一个地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子。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四拨”叫成了“四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