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科学家
基本解释
双休日科学家 -概述
双休日科学家是指受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科学家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没有时间安心搞科研,只有利用双休日进行研究。
数学大家陈省身:大数学家每天工作都有10多个小时。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特别是知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时间长期得不到保证成为突出问题。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要保证科学家5/6的工作时间。中科院甚至专门成立了时间办公室。
但近年来,科学家的科研时间却被各种项目公关、填表、评审会……越来越多地挤占。
中国科协曾经开展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科研人员职称越高,直接参与科研时间越少。正高级职称仅有38%的时间用于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个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保证30%以上的时间用于从事直接科研活动。
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十余位科研院所研究员和高校教授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他们研究最好的时间是晚上和双休日。
“双休日科学家”已比比皆是,而且主角几乎都是优秀科技人员。以中科院上海分院为例,下属 10多个研究所正副所长原先均是科研栋梁,年龄都在 35-50岁之间,正是创新的黄金时段,却已从“全职科学家”变为“兼职科学家”了。
产生原因
一、“双休日科学家”的出现,应该讲与“官本位”观念不无关系。当前,选拔科研机构、高校的掌门人,宛如选院士、选学科带头人,水平越高越好,名望越大越佳,把两院院士推向领导岗位的,并不鲜见。诚然,知名科学家、院士担当科研院所和高校“掌门人”,对提升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度、竞争力无疑有益。但从科学家自身来讲,擅长创新不等于精于管理,这种转型,未必做到了人尽其才。
二、“做官只能做一时,做研究却可做一世。”这种想法,在科研院所和高校掌门人中颇有市场,这也是“双休日科学家”出现的另一原因。一位学科带头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后,尽管公务繁忙,但依然在双休日回到研究所,指导研究生科研。“做领导有届数限制,如果不留条业务后路,以后不做领导了,怎么办?”这种想法也能让人理解。只是,做这类“双休日科学家”的研究生难免苦恼;导师太忙,指导太少。
三、应付名目繁多的评估、评审活动及工程论证。科学家参加评估、评审和工程论证活动本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是,这类活动确实太频、太滥了,致使一些科学家像赶场似地来回奔忙,用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礼和的话说就是“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多”。
四、很多科学家当了顾问、理事后,就不得不出席各种会议、作报告等活动,占去了科学家相当多的时间。
“双休日科学家”很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 80年代后出现的一个职业:“星期六工程师”。同样是兼职,效果却大相径庭:“星期六工程师”有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双休日科学家”却可能扼杀创新大师的问世。
科学家感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深感应酬过多,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而不少教授由于每天疲于应付繁杂的事务,只能把科研时间排在早晨9点以前、晚上7点半以后,外加双休日,带的研究生背后称他们为“双休日科学家”。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恩多道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科学家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想的不是科研,而是怎么避免科研项目因经费预算不合格而被卡掉!”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像老板,像推销员,反而是离科学家的身份越来越远了。”一位千人计划入选者这样感慨。
一位科学家自嘲,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
为科学家减负,迫在眉睫
科研需要过程,科技创新需要积累,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时间作保障。就说袁隆平院士,如果当年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泡在海南岛,守住每年的关键季节,一门心思地研究杂交水稻,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科研也容不得半点虚功,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科研活动,只能让科学家透支精力,让科研事业蒙受损失。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家队伍。对于科学家来说,最高荣誉不是职务、职称和五花八门的“头衔”,而是实实在在的发明创造;对一个社会来说,对科学家的尊重不是拉他们参加各种庆典和活动,而是保证充足的科研时间,保障必需的科研经费,提供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
科学家是社会的财富,科学家的时间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的。不要为了单位和部门脸面上的事,更不要为了带有商业性质的活动去消耗科学家的时间了。科学家最珍贵的是时间,最需要的是时间,关心和爱护科学家,就从节约他们的时间开始吧,就从为他们减负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