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节
基本解释
上九节是夹金山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藏族同胞要在夹金山下举行各种灯会,表演舞狮,舞龙等传统节目。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的山沟里来到聚会地,沿途走一路跳一路。在节日的跳锅庄舞之中,演出一般有龙灯,牛灯和狮灯。牛灯名曰二郎放牛——两个头戴面具的小伙子赶着一个装扮的牛灯,一面嬉戏逗趣,一面用嘉绒藏语唱民歌。“二郎” 是耕田种地的牛郎。
上九节里还有类似杂技的表演,如“狮过独木”、“空中取宝”、“二郎担山赶太阳”、“天鹅孵蛋”等。“天鹅孵蛋”以四张大方桌重叠,其上方直立一卷晒席筒,上筒口置大簸箕、头戴面具的表演者翻上重叠的方桌,从晒席筒下口入,手脚向上壁行,由上口头顶簸箕出,又将簸箕置于脚下,表演者在簸箕里作手倒立基本动作,进行“天鹅孵蛋”的精彩表演。
上九节作为夹金山地区重大节日,藏族民众以歌舞的形式表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新生事物的态度,因此在上九节中,近年来熔铸进迪斯科、流行歌曲演唱等新型内容,并且慢慢发展成为夹金山地区藏族人们的文艺庆典日了。
详细解释
资料
■ 节日时段
每年农历下月初九举行
■ 盛行地区
四川宝兴县
■ 节日来源
又称看花节,是夹金山藏族的传统节日,
■ 庆祝方式
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 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哄堂大笑,将节日活动 推向高潮。
来历
在我国多数地方,农历正月初九,远不及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热闹。唯独夹金山下的硗碛藏乡,此时正拉开节日的帷幕,把节日的盛况推向高潮。
这就是硗碛藏家的“上九节”。
传说盘古开天地,农历正月开始创造万物: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造人、初八造谷、初九造天、初十造地。人们认为万事万物是天帝对人间的恩赐,天在藏胞的心目中极其神圣,至高无上。为表达对天的敬仰,硗碛藏家便把农历正月初九称为“上九”而作为自己的节日,以迎接万物萌生,庆贺去年丰收,祝愿新年吉祥。
传说
传说宝兴硗碛藏族乡很久以前是一遍汪洋,藏民祖先们居住在高山腰一带,大海之中有一条巨大的黑蟒蛇专吃海里的生物,并翻起巨浪伤及无辜藏民,直到有一天黑蟒蛇吃完了海的所有生物后把目标盯向了岸上的人类,经常有藏民葬身蛇腹,藏民们人心惶惶,只得祈求上天解救。
正月初九这一天,上天派了一只神鸟(嘉穷)去降服黑蟒蛇,这只神鸟非常勇敢,经过若干回合的殊死搏斗终于降服了黑蟒蛇,解救了黎民百姓。从此藏民们把这只鸟奉为了神。
每年正月初九硗碛五寨的藏民们都要纪念神鸟,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载歌载舞,藏族小伙子为了展现神鸟的勇敢,摆起了舞台,以斗筐代表天空,晒席代表蟒蛇,方桌代表大海,小伙子们在舞台上象神鸟一样勇敢地与蟒蛇搏斗,最终降服了黑蟒蛇夺到了宝物,藏族姑娘们在舞台下为小伙子们鼓劲加油,同时暗暗寻找意中人,看谁最勇敢,看谁最聪明,这项传统体育活动就一直代代相传至今。
习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这天,硗碛藏家的座座山寨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当雪山之巅红日东升时,男女老少身 着节日盛装,满面春风地走出村寨,敲锣打鼓,结队而行。走在队伍前面的是龙灯、牛灯和狮子灯,色彩斑斓的藏家服饰使人流成为绚丽的“彩带”。“彩带”飘处,寨楼的主人打开锅庄庄房,摆出早已备好的烟、茶、糖、水果,站在大门口迎接。龙灯、牛灯和狮子灯先叩头礼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笑和尚”。在主人家门上挂起一道红彩,预示新的一年开门红,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然后领着龙灯、牛灯和狮子灯翩翩起舞。热闹一番后,主人也汇入满面春风的队伍,大家又走向另一家寨楼。
中午,艳阳把金辉洒遍藏乡的山山水水,西面八方的人流涌汇金顶——硗碛藏家的象征。“金顶”下面的硗碛街上锣鼓喧天,能歌善舞的硗碛藏胞手拉手,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成圈子,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各路演出队开始了别开生面的传统节目表演。
“二龙戏珠”——两条鳞甲金黄的巨龙在人们的手上紧跟一颗硕大的宝珠起伏翻腾,似两道彩虹飞舞;
“二郎放牛”——两名头戴面具的后生赶着一头牛灯,一边与牛灯嬉戏逗趣,一边用藏语唱起传统民歌;
“狮过独木”——狮子灯由笑头和尚带领,在一座高高的“独木桥”上一边走,一边进行各种杂技表演;
“天鹅孵蛋”——四张大方桌重叠,其中矗立一卷放着簸箕的晒席筒,头戴面具的表演者翻上重叠的方桌,从晒席筒下端进入,从上端顶簸箕而出,再把簸箕置于脚下,然后在簸箕中进行“天鹅孵蛋”的精彩表演。
“空中取宝”----在一株高大的树尖上悬挂着一串鞭炮,头戴面具的“演员”们层层 搭起人梯,直至站在最上面的用火点燃鞭炮。 那高超的技艺,机灵的动作,惊险的表演,使观众时而心胸紧收,时而开怀畅欢,人群中常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节目活动还有篮球赛、拔河、赛马、 文艺演出等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具有民族传统特点,又颇富现代文明色彩,令人赏心悦耳,目不暇接。
当晚霞消失,夜空繁星点点时,硗碛藏乡灯火辉煌,座座寨楼传来阵阵歌声,寨楼的锅庄房中,火塘熊熊,藏胞放开了清亮的歌喉,踏着歌声的节奏,小伙子和姑娘们情不自禁围着火塘跳起了欢乐的锅庄,孩子在其间穿梭追逐;老人们坐在旁边,品味着清香的奶茶和醇甜的美酒,尽情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整个硗碛藏乡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直至翌日启明星从东方升起。
发展
“上九节”是宝兴县硗碛乡少数民族极具本民族浓郁特色的传统节日,翩翩起舞的游行队伍,形式多样的藏乡歌舞,惊心动魄的技艺展示,赏心悦目的文体表演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研究硗碛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
“夷基(藏语语气词)!藏家多少情,杯中就有多少酒。喝下三杯甘甜的美酒才是好朋友……”酒杯盛满藏家人的热情,祝酒歌透出藏家人的奔放。
三杯“进门酒”,香酥的烤羊肉,不分男女,不论老少,大家一起围火而舞……走进硗碛乡,记者多次感受了硗碛藏家人的热情豪爽。
2006年10月,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乐山开幕。10月23日下午,民俗民间艺术巡游走上街头,许多观众被硗碛藏族锅庄表演队员抢入队伍“筛糠”(游戏),在观众被反复的抛起、放下中,硗碛藏族锅庄在艺术节巡游表演中掀起了一个个高潮,笑声鼎沸。藏族同胞的奔放点燃了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的热情,追随硗碛锅庄的群众不断增加,形成了一股火热的人流。
“雅安的藏族同胞是艺术节上最开心的客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唱歌跳舞,每天都充满了激情。我们也受到感染,这两天心情特别的好。”艺术节上接待雅安代表团的宾馆服务员说。
艺术节上,硗碛藏族同胞给艺术节参演人员和乐山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九节’更好耍,大家唱歌、跳锅庄,整整一天一夜,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硗碛藏族歌手能卡中说。
“上九节”是硗碛藏族的传统佳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也就是藏家的新年。每年的这一天,宝兴县硗碛乡的山寨张灯结彩,一大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结队走出村寨。在队伍前面必是龙灯、牛灯和狮子灯,后面则跟着翩翩起舞的藏家人。还没有加入到队伍中的其它寨楼主人,也会早早地打开锅庄房,摆出备好的烟、茶、糖、水果,站在大门口迎接祝福。
队伍每到一个新的寨楼前都要停下来,队伍前面的龙灯、牛灯和狮子灯先叩头礼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舞灯的“笑和尚”在主人家门上挂上一道红彩,预示新的一年开门红,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龙灯、牛灯和狮子灯也随即起舞。热闹一番之后,主人也汇入队伍,走向另一寨楼。
中午,藏族同胞渐渐聚拢,此时的硗碛街上锣鼓喧天,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手拉着手,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圈子,跳起欢乐的锅庄。之后,各路演出队便陆续展开二龙戏珠、二郎放牛、狮过独木、天鹅孵蛋、空中取宝等传统的节目表演。
“上九节”的晚上,是硗碛藏族的狂欢节,此时的藏家灯火辉煌,藏族同胞端起蜂蜜酒,唱着祝酒歌相互祝福,座座藏家寨楼歌声嘹亮、火塘熊熊,踏着欢快的歌声,姑娘小伙们围着火塘跳起欢乐的锅庄。而老人们则坐在一旁,品味香浓的奶茶,畅饮甘醇的美酒,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在硗碛,“上九节”是每年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如果游客在这天到硗碛过藏家新年,喝了当地藏民奉上的蜂蜜酒,围着硗碛锅庄,即使不会舞蹈的游客,也会被节日的气氛感染,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入硗碛锅庄群歌群舞的行列,自然畅快地喝酒,纵情忘我地舞蹈……
“上九节”起源于藏传佛教。传说盘古开天地,农历正月开始创造万物: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牛、初七造人、初八造谷、初九造天、初十造地。藏族先民认为万事万物是天帝对人间的恩赐,天在藏民的心中极其神圣,至高无上。为了表达对天的敬仰,硗碛藏家人把农历正月初九称为“上九”,作为自己的节日。以迎接万物萌生,庆贺去年丰收,祝愿新年吉祥。
据史料记载,硗碛藏族最早由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徙而来,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受藏、羌、汉文化影响,藏、羌、汉文明不断融合,形成了特有的硗碛藏族文明,虽有语言但无文字。
“‘上九节’不仅是研究硗碛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民族风情,也是雅安旅游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蓉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滋养民族文化的土壤,2006年9月,硗碛藏族乡的“上九节”已被正式列入雅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重新收集、整理“上九节”档案,以进一步发展和传承这一特有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