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sao的词语
扫墓病

扫墓病

拼音:sǎo mù bìng

基本解释


扫墓病 - 症状

1、边吃野菜边晒太阳,回来皮肤发痒

清明节前,杭州的刘女士全家赶在清明小长假的人潮来临前,请假到龙坞附近上坟,顺便吃了顿农家饭:马兰头、水芹菜、荠菜……新鲜野菜摆了一桌,边晒太阳边吃饭,吃的很落胃。可是,刚回到家,刘女士就觉得不对劲:脸上、手上的皮肤开始发红、发痒,一觉醒来,甚至开始起水疱。她赶紧跑到医院看医生:“是不是被毒虫子咬了?”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承军一看:“植物日光性皮炎!最近不少因为吃野菜而过敏的患者。”他告诉记者,前几天,有位女性甚至肿成了个“大头娃娃”,赶来看病。

陶主任解释说,有些过敏体质的人会像植物一样发生光合作用——他们如果摄入含有卟啉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后,这些物质就会经过肠道吸收,经过血液到达皮肤;一旦受到阳光的直晒且持续较长的时间,就会产生这种症状。预防的方法是,吃完野菜减少外出,避免强光照射,如已有症状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据悉,可食用的光感性植物主要有灰灰菜、马兰头、马齿苋、菠菜、小白菜、苋菜、荠菜、萝卜叶、油菜、芥菜、甜菜、莴苣、荞麦、新鲜木耳、无花果等。当然除了食物,有些药物也会让人对光过敏。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主任葛正义介绍,喹喏酮类的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以及吩噻嗪类利尿剂,甚至补骨脂素、避孕药都可能出现光过敏,建议服药时,要注意避光(日光、荧光灯、电视及电脑屏等)。

2、扫墓归来,悲伤过度引发抑郁症

25岁的白领孙小姐,这几天工作一直不在状态:一坐下来,就眼泪汪汪,神思不属。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清明病”又发作了。

孙小姐老家在浙江一个小城的农村里,10多年前,她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迅即再婚,“他喜欢儿子,基本不怎么管我。”这让孙小姐格外怀念母亲在世的日子。

每年,清明节前后10天,孙小姐都像魂灵出窍,做什么事情都没心思。今年扫墓之后,沉浸在怀念母亲的点点滴滴之中无法恢复。朋友带着她找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身科的陈炯主任医师:“她这种状态,正常吗?”

不太好!陈炯说:“正常人对先人的哀伤,一般持续半年左右,过后,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心理轨道。孙小姐这种状况,属于走不出来的那种。从症状上看,已经接近抑郁症。”

从心理学上来说,清明扫墓,是一次很好的心理疏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思先人,缅怀过去,也鼓励自己向前看:“亲人去世半年后,我们要像打包一样,把哀伤藏在内心的小盒子里;到清明时,打开这个盒子,怀念一下,然后要再次打包。这样的过程,也是放下哀伤学会回归现实的过程。”

她建议,应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去过清明节,出现负面情绪时要注意调节,学会把清明祭扫亲人当做一种亲朋聚会和踏青的机会。

3、户外活动过猛,一老一少哮喘多发

哮喘是个常见的慢性病,清明长假出游扫墓更要当心疾病复发。老家在临安的老杨,前天去老家上坟就中招了。当天晚上就出现呼吸困难、胸口发闷,被送往杭州市三医院急诊室抢救。呼吸科主任黄美健分析,老杨极有可能是过敏物质引起的哮喘发作。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消息,小儿发作哮喘在近期更多了,因为他们更好户外活动,除了花粉,空气中的尘螨,还有宠物的毛发都会引起宝宝发哮喘。

健康饮食

省中医院中内科副主任医师夏永良说,春季大自然阳气升腾,中医的说法是春夏养阳,这个时间如果补得过多,火气更重,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冬天吃补药,到了春天最好是吃些温性的东西进行食补。特别是体质中胃寒比较重,不要过多食用偏凉的野菜。如果肝火过旺,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补脾润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薏仁、荠菜、菠菜、莴笋、茄子、荸荠、黄瓜、香蕉、生梨等。平时容易出现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为提高免疫力,首推山药和大枣。喜欢“春困”的人,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