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经济
基本解释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职场消费正呈持续攀升之势。有人把这类支出形象地称为“求职经济”。按全国200万毕业生、每人花费500元计算,“求职经济”的规模将超过10亿元。有经济学家指出,由求职拉动的消费还远不止这个数。
求职经济-简介
求职丽人
据统计,全国有四百多万的应届毕业生,如果每位毕业生的求职费为500元,那么“求职经济”的规模就超过20亿元,商机不可小觑。随着求职高峰的临近,与求职相关的服务市场也极大的被带动起来。
一些精明的商家从大学生毕业就业中发现了不少商机,围绕“大学生求职”大做文章,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求职经济”愈发火爆。甚至有教育咨询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开始涉足“就业经纪人”业务,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
每年水涨船高的求职消费现在已经升级演变为系列求职商机,一些机构和网站甚至专门将求职经济列入了创业的热门行业。然而,越来越走向畸形的“求职投资”让尚未自食其力的毕业生不堪重负。
求职经济-出现原因
“求职经济”的出现,除了社会原因,也跟不少招聘方的人才高消费有关。一些招聘单位提出“文凭、驾照、仪表一样都不能少”等苛刻条件,虽然属于个别“作秀”,但对求职心切的人来说,却极易形成群体效应,导致求职者注重表面文章,刻意攀比“包装”。不少招聘中介服务机构在求职者身上刻意牟利,花样翻新,更促使求职活动“经济化”。
求职经济- 方式
面试妆
针对目前为大学生提供面试化妆的服务应时而出,某私人彩妆造型服务机构,开始针对大学生提供最时尚、最前沿的彩妆造型服务,如面试妆、大学生情侣妆等。
他们的服务价格是:60元/位(10人以上);80元/位(5人以上10人以下);100元/位(5人以下,含5人),并且提供上门服务。这项服务在很女大学毕业生中很受青睐。并且还为男士服务,而且价格可以优惠,花60元就可以做个面试妆,但必须提前电话预约。
求职服装
穿一套大方得体的职业装去面试,能大大增加面试官对毕业生的印象分。但职业装动辄上千元,缺乏经济基础的毕业生难以承受,求职服装租赁公司便应运而生。
北京、上海、郑州、武汉等地两年前就出现了服装租赁公司,近来全国大部分高校附近或校园内,都出现了这样的店面。据上海松江大学城内一家服装租赁公司的经理绍,公司目前购置了100套男女正装,依然供不应求。有些商家还做起了租赁化妆品的生意。
但有很多毕业生为了节省求职成本,做拼衣族,很多人借穿同一套求职服装。
求职照、视频简历
HR(人力资源管理)对求职的大学生,往往是“未见其人,先见其照”。在注重“人丽资源”的今天,“面子工程”显得相当重要。在大学附近的几家照相馆里都爆满,大部分是毕业生前来拍简历照、电子照和个人写真照的。
有的同学把个人情况和才艺通过电视图像的方式录制下来,作为影视资料提供给招聘者,这种视频简历最近开始在大学毕业生中流行。
带着“经纪人”去应聘
明星一般都有“经纪人”,但是如今不少毕业生也有“经纪人”。
在招聘会上,有不少大学生带着自己聘请的“就业经纪人”去应聘。他们选择中意的企业后,“经纪人”会有针对性地讲解应聘技巧和注意事项。据了解,这些“就业经纪人”通常是已找到满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有着丰富的应聘经历。“就业经纪人”一般会针对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及喜好,为其筛选合适的目标企业,同时从选购服装、制作简历、面试技巧等方面予以指导,甚至还会准备一些中英文的面试问题及答案。
出租车生意火
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次的面试,毕业生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四处赶场。尤其是学校位于郊区的学生,常常为了一次求职机会早出晚归。因为要赶场,搭公交车很费时,打出租车又过于奢侈,于是,几个人合包一辆车,又便宜又快捷,包车市场也就跟着大学生的求职脚步而热起来。
有的出租车司机表示,现在不仅大学生每天要浏览招聘信息,我们天天晚上也要看,近期哪里有考试或招聘会,我们都会赶过去。
求职经济-建议
对诸多招聘服务中介机构来说,更应该理性看待自己的定位。面对一批批茫无头绪苦求就业门路的求职者,掌握大量信息或资源优势的服务机构应当向公益援助性单位靠近而不是走远。目前,求职环境仍有许多法律空白,应尽快出台有关法规,切实约束各方活动,对招聘者的种种就业歧视、过高标准与招聘中介的不当牟利等行为严格禁止,切实保障求职者权益,使求职活动更趋理性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