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农民
基本解释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越来越多的农民义无反顾地带着孩子走进城市,形成一个庞大的“陪读农民”群体。
陪读农民-现象
2009年12月16日午饭过后,会宁二中初三学生张旭良在租住房的窗外读书,他63岁的奶奶张瑞华(前)在窗下做针线活儿。
甘肃省会宁县——中国西部的国家级贫困县,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却是西北的教育大县和甘肃省的“高考状元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已经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
当地政府介绍“状元县”经验时,常归结为“三苦”——“学生苦学,家长苦供,教师苦教”。据会宁县教育局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不大的会宁县城,目前(指2009年)已形成几个规模不小的“陪读村”。据保守估计,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陪读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学校集中的县城外,在许多中心乡镇学校周边,也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些陪读的农民大军,上至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亲、母亲。为了减少日常生活开支,一些农村老人和妇女,带着自家产的蔬菜和粮食来到县城,租一间房子住下来,给孩子做饭。
与农村相比,县城的生活成本其实很高。而“陪读农民”蜗居在此,并不是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而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但因为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距大学校门更近些,他们也只好勒紧裤腰带,进城陪读。
陪读农民-情形
一是择校“蜗居”陪读,为让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学校,“改变一辈子的命运”,家里“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进城读书,以便考上大学——这几乎是当地孩子的唯一出路——如果考不上大学,用会宁县当地老农的话说,“蜗居”陪读就成为一场赌博,如果输了,3年的心血将全部付诸东流。陪读父母只能重返故土,领着孩子回老家放羊。
二是撤点并校“蜗居”陪读,农村的学校撤了,并到了镇上,孩子上学得翻山越岭,父母于是只有到镇上找出租房,陪孩子读书。
陪读农民-产生原因
农民陪读现象不仅会宁县有,可以说是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的驱使。
虽然中国一直在搞西部大开发,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许多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无论是教育的硬件还是软件设施,还不能跟许多大城市相比,即便是在本地区教育资源还是向城镇地区聚集,农村往往成为教育的边缘地带,既无好师资亦无完善的基础设施,同等情况下,农村孩子只有付出数倍于城市孩子的努力才有可能拿到一张大学的“入场券”。
为了改变下一辈的命运,让一些农民飞出大山,家长们才“不惜代价”地坚持送孩子到城里读书,这就是会宁以及中国许多地方庞大“陪读农民军”形成的原因。
陪读农民-影响
子女
“农民陪读”大军——大学梦让人如此沉重
从饮食起居等方面关心孩子,为他们读安心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陪读的主要初衷。但这种“陪公子读书”的做法,却存在种种弊端。如果被陪读的仅仅是低年级的孩童,那倒也罢了,现在连许多初、高中学生,乃至少数大学生也要陪读。且不说乡村陪读家庭能买房者,凤毛麟角,就是租房居住,也是一笔 很大的开支。这对那些入不敷出的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种十分沉重的负担。
关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如何关爱却大有文章可做。早在1919年,鲁迅先生就指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这里所说的“完全的解放”,恐怕是指不要禁锢孩子,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奋斗前行。记得20世纪90年代之前,陪读现象几乎没有。孩子一进入初中,父母便让其开始独立的学习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年轻父母总喜欢抱着孩子走。殊不知,这样越越俎代庖的结果,不仅强化了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也不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
社会
农民陪读现象可以说中国现代社会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显得残忍和寡情,然而,人们似乎陷入欧洲近代先后发生于各国的多种形式的“羊吃人运动”之中,人们被伤感所笼罩,又看不到避免伤感的可能。现代化的宏大进程后面有无数个悲伤的故事,个人生活、心灵、情感、人文感怀,被社会进程撕扯,而城市化、工厂化、都市化迷离幻化的景象在闪烁。
陪读农民-评论
“会宁陪读现象”只是农民孩子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的缩影,除了惊叹他们面对困难却矢志不渝的坚韧精神外,国家和社会还可以做更多,比如取消农民工子女城里上学择校费、打破户籍限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格局、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适当向农村落后地区倾斜等等。
表面上,家长为了孩子吃、穿、用、住一系列日常生活得到照顾和保证,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全副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寄希望于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摆脱父辈一代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贫瘠和困顿。可怜天下父母心,务农本应是陪读家长的主业,但为了孩子,走到了举目无亲的大城市,或者能够找到农民工、保安、保洁等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辛勤劳动的同时,承受着贫富差距的鲜明对比,内心的渴望、压力、不忿只能转化为对孩子的殷殷期望。无形之中,学习成绩成为一个孩子能够用以回报父母的唯一方式。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在城市安身立命,仿佛就等于是孝顺、仿佛就对得起父母多年辛勤的抚养。——这种几近畸形的逻辑关系,映射了应试教育的另一个弊端。学习好就是真的好么?
就说,如果孩子如愿考上好大学,在城市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又如何?城市激烈的竞争,天价的房子,这一代青年立业尚早,成家犹难!何时能够真正如父母所愿,真正的改变命运?城市,真的是适合每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