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恐惧症
基本解释
名校恐惧症 - 毕业生、企业及教育的高校恐惧症
在日前举行的一次校园招聘会上,天津一所普通中学的摊位吸引了几位南开大学历史系的应届生。他们希望应聘当历史教师。负责招聘的老师看了简历,觉得不错,但多次不放心的追问:“你们的条件这么好,能安心教师岗位吗?”
一名学生非常直率的说:“我不能保证三五年之内不跳槽,如果做老师需要签订长期合约的话,我要再仔细考虑一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名校生在求职过程中都抱有上述“骑驴找马”的心态。
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企业招人已不再盯着名牌大学不放,而是找专业对口、适合自己企业,且能够踏实工作的学生;“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在老板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知识经验、社交资源已经不是最后的决定因素,对工作的真诚度和忠诚度将被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名校生有时反而不被企业看好的原因。
过去有段时间,名企都是盯着名校的。但这种“强强联姻”的“蜜月”很快就过去了,正像现实生活中两个非常优秀的人组成的家庭甚至比其他家庭矛盾更多一样。原因就在他们都自视过高,也对对方要求过高,一旦实际生活中出现不如意,这种不如意就可能导致破裂。因为现在就业市场由用人单位主宰着,属于买方市场,于是,企业就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名校恐惧症”——你牛,估计你会跳槽,我先就不要你!
这篇报道的标题为《中小企业担心跳槽过频患上名校恐惧症》,其实“名校恐惧症”是一种“富贵病”,大城市的中小企业才有患上“名校恐惧症”的可能,中小城市,老少边穷地区,以及所有的基层单位,名校生的影子都见不到,连患这种症状的机会都没有。自从就业走向市场化后,不仅名牌大学的不再下来,就是重点本科学校的毕业生也不再下来了。北京出现“北漂”一族——一些北京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北京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就是不愿离开北京,漂在那里考研或等待机会,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都存在明显的人才过剩。
目前,人才分布上的这种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国家的均衡发展,应引起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重视,应采取政策进行调节。至于,中小企业担心跳槽过频患上名校恐惧症,只能算是市场法则所进行的一种自然调节。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生杨鹤宁本来对自己的“出身”充满信心,可最近在应聘中遇到的一连串挫折让他感到非常迷茫。“好多企业一听说你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把你的简历往边上一放,基本不予考虑。”这些企业多为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型公司,他们不接受名校毕业生的理由是:怕高材生们拿中小企业当做跳板,干不了多久便会跳槽。
一方面是对自己“出身”充满信心的名校生,另一方面是患上“名校恐惧症”的中小企业,呈现出“道不同,不相与谋”态势,似乎陷入了僵局。而这让名校和名校生实在是丢面子,也是对名校生“骑驴找马”的心态和频繁跳槽情况提出了预警。
态度决定一切。名校生走一步,看一步“骑驴找马”的心态,“闪”怕了中小企业,自然会敬而远之,也决定着企业的用人态度。其实,这是一种制衡,也是对名校生的“惩罚行动”,让名牌大学“出身”的毕业生求职遇挫时,感到郁闷,委屈。这需要名校生静下浮躁的心,随需而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但问题是,“名校恐惧症”让名校生“贬值折旧”,中小企业轻言放弃,换个角度考虑,是不是优质人力资本的流失?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为了生存所迫,而是为了心中的梦想选择创业的人,不自视清高对企业又不缺乏忠诚度,企业又有“增值”的环境或平台,企业还要看“背景”?
对名校生一概拒之门外,其刻舟求剑的做法,不应该成为中小企业的“风格”。若渲染过分,所为忠诚度恐怕要成为托词了。而“名校恐惧症”也是因为中小企业实力不如名企,表现出一种心理压力、心理溃败,影响是不良的。同时,“名校恐惧症”也意味着缺乏自信,胆识和开放心态。
在另一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人得流动是正常的。但关键是,若“煮熟了的鸭子都让它飞跑了”,就不都是第一流人才并不好用的事情了,而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了。怪谁呢?
“出身名校难道有错?”刚被天津一家星级酒店“拒绝”的大四学生杨鹤宁特别想不通,作为一名著名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他本来对自己的“出身”充满信心。他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属于就业形势最好的学科之一,可最近在应聘中遇到的一连串挫折让他非常迷茫。“好多企业一听说你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把你的简历往边上一放,基本不予考虑。”当然这些企业多为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型公司,他们不接受名校毕业生的理由是:怕高材生们拿中小企业当跳板,干不了多久便会跳槽。
员工跳槽,涉及一个忠诚度问题。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不排除有些名校生在求职过程中抱有“骑驴找马”的心态,拿中小企业当跳板。因此,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心存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员工的忠诚是企业生存的基石。一个企业,有了员工的忠诚,才会有企业的业绩、信誉和企业的辉煌。
然而,忠诚作为人类最宝贵的美德之一,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与行为的付出。企业的老板们希望员工个个对企业忠诚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一个人对企业产生忠诚不会自然而然从天上掉下来。人的忠诚度是一种情感范畴的东西,它需要用感情来培养。因此,那些患上名校恐惧症的中小企业老板们,在要求员工忠诚的时候,是否反省过自己对员工付出哪些感情投资?
名牌大学毕业生中,有些人心高气傲似乎在所难免。这既是年轻人的一种缺点,同时也是优点。要想招聘名校毕业生为企业所用,发挥出他们才能,不仅要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事业的平台,同时还得通过感情培养,想方设法把他们的心留住。遗憾的是,目前有不少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存在不足。由于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也不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老板们着眼的是近期目标,当然也谈不上进行感情投资、继续学习以及补充充电等等,这就使得定位本来较高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们因看不到前途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进而出现怠工、跳槽等情况。
员工的忠诚度与企业的感情投资其实是一个硬币不同的两个面。要想得到员工的忠诚,需要双方的努力和真诚相待。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能光学一点“皮毛”,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学习其深层次的管理理念。相信一个真心实意尊重、培养和重用每一个员工,并让他们得到成就感、归宿感的企业老板,一定会得到员工的爱戴,在名牌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时,更不会把他们“拒之门外”。
25岁的刘俊(化名)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毕业后,数次求职受挫,此后谎称人大自考生才找到一份银行保安的工作。他的遭遇虽属特例,但典型性不言而喻,再次把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拉入人们视野。
刘天向记者出示他的大学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书。
就业之痛?人大毕业生为应聘银行保安谎称自考生
名校恐惧症 - “名校恐惧症”折射出什么?
天上一枝花:现实就业情况中有两种现象:一是招聘方非名校毕业生不要,这多发生于名气大的招聘单位;一是招聘方对名校毕业生想要不敢要,这多发生在名气、地域都较一般的招聘方。这两种情况再加上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就很容易把大学生逼到就业“死角”。
大碗喝酒:名校毕业生为应聘保安工作隐瞒真实学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绝不是孤立的,既有就业者自身的内因也有就业环境引发的外因。而从刘俊(化名)事件本身看,其个人能力并非主因,名校出身倒成了他四处碰壁的“祸首”。
喝啥不喝茶: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互相“挑三拣四”是就业中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在当今,双方的挑剔都有了“异化”趋向。目前的教育环境很容易让毕业生把“大学生”视为一种“身份”象征,这样的“自矜”就让其中一些人形成非好单位、大城市不去的就业观,这自然给普通招聘单位造成压力,“名校”的标签也就自然成了大学生自己的负担。
绝不说傻话:这种“恐惧症”不能过多责怪用人单位,一些好学校出来的学生在无奈的情况下往往把初次就业单位当成跳板,用人单位在尝过这种“苦头”后,自然会产生多种担心,为免“节外生枝”就往往干脆把名校生拒之门外了。这种一方失信引起的双方“不信任”,直接造成了今天就业市场中名校身份反成“障碍”的局面。
名校恐惧症 - 治愈名校“恐惧症”良方何在?
我爱说实话:名校毕业生为应聘保安工作隐瞒真实学历,又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入人们视野。对此问题,专家、学者、官员一直积极倡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好高骛远等等,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检验,这只是其一,而非就业问题真正症结所在,连带转变我国教育的整体观念才是更好地“对症下药”。
爱理不理: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已不需要更多类似转变观念、先就业再择业的提醒,理性而又无奈的毕业生们已经多选择了“不择业式就业”,这位人大毕业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实,我们现在强调这些更多是为提升就业率,而未更好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挑剔”和无奈之举更多是付出与期望中的收获失衡所致。
生活啊啊: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我们现有的一些教育理念已把大伙带进了“误区”。一国的教育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固然可以证明教育普及率,但与教育质量提高和是否人尽其才是两个概念。
卧室里的阳光:我们现在要做的不应是让教育主体为应对就业现实,改变自己对个人价值体现的追求,而恰恰应更好地为这个群体创造和提供实现其价值的公平机会。所以,现在要尽快改变教育“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最起码做到相应地人尽其才。
胡乱搭讪: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这样才能杜绝名校本科生隐瞒学历应聘保安的尴尬。
名校恐惧症 - 就业难,大学生该如何端正观念
天天喝酸梅汤:就业难问题绝不是能简单或者“一揽子”就解决的,需要多方面努力才能从“根上”改变。现在更多事实证明,会学习的不一定会工作,出自名校也不一定非要进好单位,所以现在能做的是,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应提早放下“架子”,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适应新出现的挑战。
一次性茶杯:大学生应当有“高等教育也是风险投资”的观念和思想准备。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员工的能力和实干精神,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通行证”,交了高额的学费未必能得到高收入的职业。虽然就业观念的转变不能彻底解决就业难问题,但可以暂时缓解就业矛盾,脚踏实地努力几年不愁没有更好的“新出路”。
西方不败之二:“是金子早晚要发光”,无论是怎样的社会环境,如果有真才实学和能力是不会长期处于“低估期”的,还是那句话“成功=天才+汗水”,人生“低谷期”当成磨砺也好,不管什么学校毕业的,不管是自考生还是本科生,归根结底看的还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