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liu的词语
流星体

流星体

拼音:liú xīng tǐ

基本解释


 流星体是太阳系内,小至沙尘( sand),大至巨砾( boulder),成为颗粒状的碎片。流星体进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大气层之后,在路径上发光并被看见的阶段则被称为流星。许多流星来自相同的方向,并在一段时间内相继出现,则称为流星雨。

详细解释




 定义

流星体、流星、陨石,都是太阳系的碎屑,只是在不同状态下有不同的名称。而在流星的阶段,还会产生离子尾、流星尘或发出声音并留下烟尘的痕迹。

流星体

流星体是太阳系内颗粒状的碎片,其尺度可以小至沙尘,大至巨砾;更大的则被称为小行星,更小的则是星际尘埃。目前由国际天文联会制定的官方的定义是:运行在行星际空间的固体颗粒,体积比小行星小但比原子或分子还大。英国的皇家天文学会则提出较明确的新定义:流星体是直径介于100微米至10米之间的固态天体。 近地天体( near-earth object)的分类上,则在定义中纳入更大的,直径达到50m的天体。

流星

流星是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内发出可见的光亮,并且被看见的流星体或小行星。对一个大于大气层内自由路径(由10公分至数米)的物体而言,它的发光是来自于进入大气层的撞击压力产生的热(不是摩擦,这与一般人的认知不同)。因为绝大多数的流星都只是沙子到谷粒大小的流星体造成的,所以多数可以看见的光都来自于流星体被蒸发的原子和大气层内的成分碰撞时,由电子所释放的能量。流星单纯的只是看见的现象而不是流星体本身。

火球

火球是比平常看见的更亮的流星。国际天文联会对火球的定义是:比任何一颗行星都要亮的流星(是星等超过-4等或更亮)。 国际流星组织( International Meteor Organization)是一个由研究流星的业余人士组成的团体,则有更具体的定义:火球是在天顶被看见时,亮度超过-3等的流星。 这样的定义修改正了在地平线附近出现的流星和观测者之间因距离所造成的差异。例如,一颗亮度为-1等的流星出现在距离地平5度之处时,就可以被称为火

球,因为换算成出现在天顶时,这颗流星的亮度将会达到-6等。

火流星

火流星的自原来自于希腊文的βολις,意义相当于现今所说的飞弹或闪电。国际天文联会对这个现象没有官方的定义,一般都直接当成火球来看待。而地质学家比天文学家更重视这种现象,因为这通常意味着会造成一次强力的撞击事件。例如,美国地质勘探局使用这个字眼来说明由弹头撞击形成一般坑洞的大小,"暗示我们不需要知道撞击体的本质……不论它是石块、金属的小行星还是冰冻的彗星。" 天文学家则倾向于使用于末端特别明亮,或是有爆炸现象的火球(有时也用于有一连串爆炸现象的火球)。

陨石

陨石是穿越过地球大气层并与地面撞击之后未被毁坏的小行星或流星体的残余部分。流星体有时,但不是都如此,可以在与高速撞击有关系的撞击火山口附近发现;在高能量的撞击下,撞击体如果没有被完全汽化,就会留下陨石。

玻璃陨石

球被熔解的地函物质从火山口飞溅而出后,冷却和变硬的矿物称为玻璃陨石(雷公墨),经常会被误认为陨石。

流星尘

多数的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时都会被毁坏掉,这些残骸称为流星尘。流星尘可以在大气层内逗留数个月之久,经由大气上层的化学反应催化和对电磁辐射的散色,可能会影响地球的气候。

离子尾

当流星体或小行星进入上层大气层时,经过范围遭遇到的上层大气层分子便会被游离而创造出一条离子尾。这些电离的尾迹可以存留达45分钟之久,小的,如谷粒大小的流星体经常进入大气层,基本上每隔几秒钟就会在上层大气层的特定区域内或多或少的连续留下电离的痕迹。这些痕迹能够反射无线电波,被称为流星爆发通讯。

流星雷达可以根据流星尾迹反射电波的衰减率和都卜勒位移,测量大气层的密度和风。

声音

当明亮的流星从头顶飞过时,有许多的民众都报告会听到声音。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相对来说声音的速度是缓慢的。一颗流星在上层大气层产生的任何声音,例如一个音爆,应该在流星飞过并消失之后几秒钟才会被听到。然而,在某些状况下,像是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当出现明亮的火流星时,还是有一些人报告听到的声音像是"劈劈啪啪"的、"飒飒"的、或是"嘶嘶"声的响声。在地球出现强烈的极光时,也有相似的声音的报告。许多调查员都认为声音是虚构的,根本是随着光亮的出现在脑中伴随着产生的音效。但是持续的报告和一贯性的坚持,也造成一些其他的疑惑。1998年,由位于洛桑的瑞士联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Slaven Garaj领导的一个小组,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于蒙古所做的一段录音,却支持声音是真实的论点。

假设这些声音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些声音是如何被引起的,就有点神祕了。它被假设是流星游离的活跃湍流与地球磁场的作用,引起的无线电脉冲。当尾迹消失之后,百万瓦的电磁能被释放出来,而在能谱上的一个峰顶出现在音频上。如果它们的强度足够的话,这种电磁脉冲可以导致物体的震动,像是草木、植物、眼镜框和其他的导体,都可能因震动而发出声音。被提出的这种机制,虽然在实验室中的证明是无隙可击的,但在实务上,仍然缺乏直接的测量值来对照与验证。

形成

许多的流星体来自小行星彼此之间撞击后形成的碎片。虽然,彗星离开之后残留的彗尾物质通常会形成流星雨,但也有些成员最终会因为散射而进入其他的轨道成为散乱的流星体。其它已经知道的来源还有月球和火星,有些陨石已经被证实是来自这些天体的,可以参考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

轨道

流星体和小行星都在太阳附近循着轨道运行,但轨道有很大的差异。有许多流星体可能是彗星留在轨道上的碎屑,因此有着相似的轨道并汇聚成流而成为流星雨;还有其他的流星体不和任何天体有关,相互间也没有关联(虽然它们的轨道也必须和地球或其他的行星轨道交会)。经过地球轨道附近的流星体,最高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2公里(26英里),而地球在轨道上的速度是每秒29.5公里(18英里),因此与地球遭遇的流星体最高速度约为每秒72公里(44英里),但这只会发生在与地球逆向而行的流星体。大约有50%的流星体会在白天(或接近白天时)与地球碰撞,成为昼间流星而难以见到,因此,多数的流星,特别是那些亮度较低的流星,都是在晚间天空亮度较低时被观察到的。流星被观察到的高度通常都在60公里至120公里之间。

已经有足够数量的流星被观测过,有许多是被大众观测到,也有许多是很意外的被观测到,但接踵而来的流星和陨石已足以计算出轨道的细节。所有的这些流星都来自主带小行星的附近。

最有名的流星或陨石或许是1992年10月9日墬落的皮克启陨石,至少被16架独立的摄影机拍摄到。

皮克启流星的目视观测报告显示这是一颗火球,在世界时23:48(±1分钟)开始于西维吉尼亚州,它来自于东北的方向上发出绿色的光与声音,估计最大亮度达到-13等级,发出火球亮度的飞行时间超过了40秒,飞越的路径在700至800公里之间。

因为在纽约的皮克启(北纬41.28度,西经81.92度)发现了这颗重达12.4公斤(27磅)的陨石,此一事件因此被称为皮克启陨石,之后被鑑识为H6单相碎屑的角砾岩陨石。录影的纪录显示可能还有几颗陨石散落在皮克启邻近广大的荒无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