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jing的词语
景泰陵

景泰陵

拼音:jǐng tài líng

基本解释


 拼音:jǐng tài líng

简介

景泰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明英宗弟代宗朱祁钰之陵园。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英宗复位,改元天顺,朱祁钰被废软禁。不久去世,以王礼葬于金山口。后宪宗即位,复景泰帝号,将原郕王墓扩修为皇陵。嘉靖时(1522-1566)又改建陵碑,并易绿瓦为黄瓦,使之符合帝陵规制。

陵前有黄瓦歇山顶碑亭,亭内有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高宗御制诗碑,碑阳刻乾隆御题《明景帝陵文》,碑阴刻"大明恭俭康定景皇帝之陵"。亭后有黄瓦硬山顶梭恩殿3间,其后为宝城。

海淀不仅是旅游胜地,而且还是风水宝地。自明朝以来曾传“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的佳话,董四墓山脚下的明代妃子墓,紧傍卧佛寺的四王子村,都是当年埋葬王子公主的地方。到了清代一些王侯贵戚也纷纷到海淀寻觅归宿,香山脚下的礼王坟,白石桥的郑王坟,北安河村西边阳台山上的七王坟和九王坟,都有踪迹可寻。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还有一座皇帝陵,它就是明代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

历史

明十三陵早已扬名海内外,但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三位皇帝并没有进入十三陵,太祖朱元璋死于南京,葬于南京明孝陵,惠帝朱允炆因燕王朱棣夺位而出走,不知所终,所以葬于何处已无从查考。再一个皇帝就是代宗朱祁钰了。朱祁钰年号景泰(公元1450年至1457年),死后因其兄明英宗朱祁镇从中作梗,废了他的帝号,以王礼葬于海淀玉泉山对面金山口,直至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始恢复其帝号,并以帝王礼葬之,终于平反了这一冤案。

朱祁钰的这一冤案原因还要追溯到十年前的一场战争,明正统十四年夏天,明英宗朱祁镇宠信的太监王振充当蒙古部的瓦剌的内奸,除不断为瓦剌提供武器和明朝内部信息外,还鼓动英宗御驾亲征。明军几十万人马开始时还耀武扬威,待到与瓦剌一交战便作鸟兽散,在山西大同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朱祁镇被俘,王振在乱军中被射杀而亡,整个明王朝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此时奉命留守北京的郕王朱祁钰在兵部尚书于谦等人的支持下,在皇太后的授命下,匆匆即位,他就是明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北京著名工艺品景泰蓝即诞生于此年间。朱祁钰即位后,迅速调集兵马保卫北京,兵部尚书于谦以他多年用兵经验,除调兵勤王外,在北京的九个城门都布防了重兵,看准时机后便在德胜门外与瓦剌的统帅也先展开了激战,大破了瓦剌的精锐,并使也先的弟弟葬身于明军的炮火之中,不得不匆匆退兵离去。朱祁钰掌权后重用了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贤臣良将,使明王朝出现了暂短的中兴局面。瓦剌的统帅也先此时感到手中的英宗朱祁镇已无半点作用,为了离间英宗兄弟间关系,主动把朱祁镇送回了北京。英宗朱祁镇回到北京以后,景泰帝以太上皇礼待之,让他住在南宫颐养天年。谁知英宗是个口蜜腹剑之辈,不思过去的误国之罪,反而时刻想恢复自己的帝位,在暗中磨刀霍霍。机会终于被他等到了,景泰八年正月,代宗朱祁钰偶感风寒不能上朝理政,朱祁镇趁此机会勾结王振旧党羽曹其祥、石亨等人,发动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朱祁镇重新登基以后,废景泰帝为王,病中的朱祁钰闻讯后又气又恨,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朱祁钰死后,用什么礼仪埋葬?朱祁镇耍了许多手段,开始时也曾装模作样的要埋往十三陵中,但在暗中买通杠房的执事与杠夫,使景泰帝的灵柩出德胜门不久,便以棺材太沉太重为由频繁的更换杠夫,杠夫换了一拨又一拨,从此便有了京北地区二拨子四拨子的传说,最后只好把棺材停在一个村子的关帝庙里,这就是今天回龙观的由来。

明英宗死后,其子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他正确地评价了其叔朱祁钰一生的功过,恢复了他的帝号庙号,并重修其陵地,改王陵为帝陵,使景泰陵有了明楼、享殿、朝房、碑楼,上顶覆盖黄琉璃瓦,使其成为一座地道的帝王陵。

景泰帝生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尚可理解,其死后一两百年时又受到一次折腾。清朝乾隆皇帝,以他熟知汉文化,多次到景泰陵进行察看,他以此地风水绝佳,有明王朝复辟可能为由,用砖石围绕景泰陵区筑起了八个墩子,把陵区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破坏了此地的风水,使景泰陵永远处于禁锢之中。

今年春天,北京市政协文史组和市文物局视察景泰陵时,发现景泰陵仍处在一片狼藉之中,三楹祾恩殿已是风雨飘摇,整个陵区被辟为了门球场,实在让人痛心。切盼占用单位以历史文物为重,早日退出景区,使其对外开放,还景泰陵应有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