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ji的词语
吉布提

吉布提

拼音:jí bù tí

基本解释


 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南、西部和北部三面毗邻埃塞俄比亚。海岸线全长372公里。境内地形复杂,有高耸的火山,深陷的湖泊,大部地区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与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间有低洼平原和湖泊。南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一般海拔在500~800米之间。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裂谷带北端的阿萨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0米,为非洲大陆的最低点。北部穆萨·阿里山海拔2010米,为全国最高点。

中文名称:

吉布提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Djibouti

简称:

吉布提

所属洲:

非洲

首都:

吉布提市

国庆日:

6月27日(1977年)

官方语言:

法语,阿拉伯语

货币:

吉布提法郎

国家领袖:

哈桑·古莱德·阿普蒂敦

人口数量:

83万人(2007年)

主要民族:

伊萨族,阿法尔族

国土面积:

面积23200平方公里

水域率:

海岸线全长372公里

独立日:

6月27日(1977年)

国教:

伊斯兰教

详细解释




 国家概述

国名:吉布提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Djibouti)

国名由来:在当地土语中,“吉布提”是“我的锅”的意思。据传当初几个西方人初登陆此地,见一老翁为炊,问:“这里的地名是什么?”老翁误以为问他锅是谁的,就回答:“吉布提(我的锅)!”西方人遂称此地为吉布提。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9:5。靠旗杆一侧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边长与旗宽相等;右侧为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上方为天蓝色,下方为绿色。白色三角形正中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天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绿色象征土地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红五角星代表人民的希望和斗争的方向。整个国旗图案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平等、和平”。

国徽:中心图案由五角星、矛、刀、盾等构成。一双黑人的巨手各握一把利刀,两把刀之间是一个圆形的盾,盾后有一支长矛,矛上端是一颗象征独立自由的红色五角星。图案以绿色橄榄枝环饰。整个图案象征吉布提人民时刻准备着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也表达了该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国家格言:Itixaad, Gudboonaan, Ammaan 以及 Unité, Égalité, Paix(索马里语和法语:团结,平等,和平)

民族或部族 主要有两大部族:伊萨族和阿法尔族。伊萨族占全国人口的一半,阿法尔族约占40%。另有阿拉伯人、欧洲人和混血种人。

宗教: 伊斯兰教为国教,94%的居民为穆斯林。

语言: 伊萨族讲索马里语,阿法尔族讲阿法尔语,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

货币:吉布提法郎 Djibouti Franc DJ.FS;DF DJF 1DJF=100 centimes(分)

国家元首: 哈桑·古莱德·阿普蒂敦(Hassan Gouled Aptidon),1977年6月24日当选,1981年、1987年、1993年连任。

人口:83万人(2007年)。主要有伊萨族和阿法尔族。伊萨族占全国人口的50%,讲索马里语;阿法尔族约占40%,讲阿法尔语。另有少数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主要民族语言为阿法尔语和索马里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4%的居民为穆斯林(逊尼派),其余为基督教徒。

首都:吉布提市(Djibouti)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且是东非最大的海港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亚丁湾西岸,面对红海南大门的曼德海峡,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扼红海入印度洋的咽喉,凡是北上穿过苏伊士运河开往欧洲或由红海南下印度洋绕道好望角的船只,都要在吉布提港上水加油,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西方称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人口58万(2007年),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热季平均气温31至41℃,凉季平均气温23至29℃,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故有“炽热的海滨之国”之称。

自然资源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南、西部毗邻埃塞俄比亚。西北毗邻厄立特里亚。海岸线全长372公里。面积23200平方公里。有“地质学上的活标本”之称。境内地形复杂,有高耸的火山,深陷的湖泊,大部地区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与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间有低洼平原和湖泊。南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一般海拔在500~800米之间。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裂谷带北端的阿萨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0米,为非洲大陆的最低点。北部穆萨·阿里山海拔2010米,为全国最高点。境内无固定河流,只有季节性的小溪流。吉布提主要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每年有60~80天气温在40℃以上,湿度高。5~9月为热季,平均气温在35℃以上,最高气温可达46℃;10月至次年4月为凉季,平均气温25℃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

历史沿革

在殖民主义者入侵之前,吉布提境内由若干分散的苏丹王统治着。1850年法国开始入侵,并于1882年取得了在吉布提的居留权。1883~1887年,法国又强迫当地苏丹签订一系列条约,逐步占领了这个地区。1888年和1900年法国先后同英国和意大利签订协定,1896年成立“法属索马里”殖民地政府。1897年同埃塞俄比亚签订协定,划定了法属索马里的边界。1946年法国宪法规定这个地区为法国的海外领地之一,由法国派总督直接统治。1957年法国给该地以“半自治”地位。1967年7月5日,法国议会通过决议,将该地易名为“法属阿法尔和伊萨领地”,并给予“实际上的自治”地位。在吉布提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日益高涨下,非洲统一组织、不结盟国家会议和联合国大会都通过了让吉布提独立的决议,法国于1975年12月31日宣布同意吉布提独立。1977年5月8日,吉布提举行全国公民投票,98.7%的选民投票赞成独立。同年5月16日,吉布提组成新内阁,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联盟主席哈桑·古莱德当选为首任总理。同年6月24日,吉布提议会又正式选举哈桑·古莱德为共和国总统。6月27日,吉布提宣告独立,正式成立吉布提共和国。艾哈迈德·迪尼被任命为总理。1981年政府取缔了所有的反对党,只承认执政党为合法政党。1987年4月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古莱德蝉联总统。

政治

吉政府强调民族统一,谴责部族主义。实行政党自由、新闻自由。1991年,北方阿法尔族因不满伊萨族统治和“争取进步人民联盟”一党执政而发动武装叛乱,并组成“恢复团结和民主阵线”,吉国内形成内战局面。1992年,古莱德政权迫于内外压力而开放党禁,实行多党制,同年12月,吉举行首次多党大选,“争取进步人民联盟”赢得所有议席。1994年12月,吉政府与叛军正式签署和平与民族和解协议,叛军放弃武装斗争,成为合法政党,内战结束。1995年6月,吉政府改组,反对党领导人首次被吸收入阁,政局趋向稳定。1997年4月,“恢复团结和民主阵线”宣布与“争取进步人民联盟”结盟,内战结束后吉的和平得到全面恢复。12月,吉举行议会换届选举,“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和“恢复团结和民主阵线”共同提出的竞选名单囊括了全部65个席位,打破了议会“一党统治”的局面。两党已推举现总统办公室主任盖莱作为共同的候选人参加将于1999年4月的总统大选。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2年9月4日经全民公决通过并颁布实施。宪法规定,总统由全民直接秘密投票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能连任两届以上;并规定总统职位空缺时,由最高法院院长代理国家元首职务,并在30~45天内选出新总统。宪法还规定,政党必须非种族化、非部族化、非宗教化和非地区化。

议会

国民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共65名。本届议会于1997年12月19日选举产生。议长赛义德·伊布拉欣·巴杜尔(Said Ibraim Badoul),1993年11月当选,1997年12月蝉联议长。

政党

宪法规定,吉实行多党制。目前有四个合法政党。

1、争取进步人民联盟(Rassemblement Populaire pour le Progres)执政党。1979年3月4日成立。主席哈桑·古莱德·阿普蒂敦。主要由原“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联盟”组成。自1981年10月政府宣布取消反对党至1992年,该党一直是吉惟一的合法政党。该党章程规定,当前的任务是动员全国力量,从事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巩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1997年3月,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章、内部规则、八项决议,选举产生了新的政治局和由125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古莱德再次当选党的主席。

2、恢复团结和民主阵线(Front pour la restauration de l'unite et de la democratie) 1991年8月12日由北方阿法尔族反政府武装建立的政党。1994年12月,与政府签署和平与民族和解协定,1995年6月,2名领导人被吸收入阁,1996年3月,被承认为合法反对党。1997年4月,该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政治纲领、党章和党旗标志,并决定与执政党“争取进步与人民联盟”结盟。大会呼吁为重新恢复国家政治、经济平衡而共同努力,决定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通过和平的方式捍卫党的思想。主席为阿里·穆罕默德·达乌德(Ali Mohamed Daoud)。

3、民主革新党(Parti du Renouveau Democratique):1992年10月2日成立,其纲领是团结所有的吉布提人共同致力于恢复和平,维持和平,实现民族和解。其格言是和平、现实、发展。原则是宽容、公正、团结,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主张通过民主和平的方式争取政权,承诺不损害公共安全和秩序,不损害个人和集体的权力和自由。对外愿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进行国际合作,尊重别国主权和独立,不干涉别国内政。其创始人及领袖穆罕默德·贾马·厄拉贝(Mohamed Djama Elabe)死后,党内各派为争夺领导权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现被官方承认的领袖为阿卜迪拉希·哈马莱特·盖莱(Abdellahi Hamareiteh Ghelleh)。

4、全国民主党( Parti National Democratique )1992年10月23日成立,目标和原则是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通过建立多党制实行自由选举、权力下放、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等建立真正的民主社会。主张市场经济,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和开发海洋资源、加强服务性经济、鼓励私营企业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反对种族主义和部落主义。格言是:自由、责任和团结。领袖阿登·罗布莱·阿瓦莱(Aden Robleh Awaleh)。

政府机构

吉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兼政府首脑。本届政府于1993年2月4日组成,1995年6月和1997年12月2次改组。现政府主要成员有:总理巴尔卡特·古拉特·哈马杜 ( BarkatGourad Hamadou),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穆罕默德·穆萨·谢海姆(Mohamed Moussa Chehem),国防部长阿卜达拉· 希瓦尔·吉布里尔(Abdallah Chirwa Djibril),司法和人权事务部长穆罕默德·迪尼·法拉赫(Mohamed Dini Farah ),内政和权力下放部长埃尔米·奥布谢赫·瓦伊斯(Elimi Obsieh Wais),财政和国民经济部长亚辛· 埃尔米· 布尔(Yacin Elimi Bouh),公共卫生和社会事务部长阿里·穆罕默德·达乌德(Ali Mohamed Daoud)。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4个县和1个市及郊区,分别为阿里萨比县(Alisabich),迪基尔县(Dikhil),塔朱腊县(Tadjoura),奥博克县(Obock)和吉布提市及郊区。

司法机构

实行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和法官终身制,总统主持的最高法官会议监督法官的工作。最高法院院长卡迪吉亚·阿贝巴(Kadidja Abeba),上诉法院院长为穆罕默德·瓦尔萨马( Mohamed Warsama ), 总检察长为阿卜杜拉赫曼·谢赫( Abdourahman Cheikh)。吉作为伊斯兰教国家,还设有伊斯兰法官( Cadi de Djibouti),现任伊斯兰法官为莫盖·迪希尔( Mogueh Dirir )。

外交

奉行中立、不结盟和睦邻友好政策,主张与世界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反对霸权主义,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重视发展同邻国的关系,强调非洲之角要保持和平、稳定与安全,积极调解有关国家的矛盾。吉是“政府间抗旱与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总部所在地,积极参与东非地区经济区域合作事务。与沙特、也门等海湾国家关系密切。主张联合国的体制改革,认为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助于改变对否决权的垄断,联合国应是一个能表达各国忧虑的、具有透明性和综合性的国际组织。支持以巴以和约为基础的中东和平进程。赞成通过对话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谴责美、英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伊动武,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侵略行为,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的粗暴践踏。截至1998年,吉同6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98年11月,厄立特里亚指责吉在埃厄冲突中偏袒埃塞,吉与厄断交。

同中国关系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吉1979年1月8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步发展。 中方对吉的重要访问有: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1980年9月)、城乡建设部长芮杏文(1985年3月)、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1990年8月)、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1993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1994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1996年1月)、外经贸部部长助理杨文生(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1999年2月)、北京军区政委杜铁环上将(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2002年6月)、外交部部领导成员乔宗淮(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卫建林(2003年7月)、外交部长李肇星(2004年1月)等、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杨福昌(2006年)。

吉方访华的主要有:总统古莱德(1979年12月、1991年3月、1994年7月、1998年8月)、国民议会议长阿斯卡尔(1981年9月)、外交与合作部长穆明(1985年3月)、工业、能源和矿业部长法拉赫(1996年10月)、卫生部长达乌德(1997年5月)、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谢海姆(1997年10月)、青体和文化部长阿卜迪拉赫(1998年4月)、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副主席盖莱(1998年5月)、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法蒂(1998年9月、2005年7月)、总理哈马杜(1999年5月)、国民议会议长巴杜尔(2000年3月)、总统盖莱(2001年)、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全国书记瓦贝利(2002年3月)、经济计划部长亚辛(2002年8月)、卫生部长卡米尔(2002年10月)、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法拉赫(2003年8月)、教育部长奥布谢赫(2003年10月)、国民议会议长阿里(2004年7月)、总理迪莱塔(2005年9月)、外长尤素福(2006年5月出席中阿合作论坛,并访华)、新闻、文化和邮电部长法拉赫(2006年)、经济和财政部长阿索韦(2006年)、总统盖莱(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自建交以来,中吉两国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进展顺利。两国签有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向吉布提提供了各种援助,为吉援建了人民宫、铜像纪念碑、体育场、门诊楼、住房和外交部办公楼等项目。中吉互利合作始于1982年。截至2006年6月,双方共签承包劳务合同额1.594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397亿美元。中国在吉开展互利合作的公司有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等,已建成的主要项目有吉布提工商学校、国家银行等。1988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吉布提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2006年,中吉贸易总额为15533万美元,同比增长38.7%,其中中方出口15495万美元,进口38万美元。2007年1~6月,中吉贸易额为8084万美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中方出口8035万美元,进口49万美元。

三、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

自1981年,中方向吉派遣医疗队,迄已派出12批,共计88人次。目前有10名医疗队员在吉工作。自1986年起,中方开始接收吉留学生,现有5名在华学习。

四、重要双边协议及文件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布提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吉布提共和国外交和国际合作部关于建立政治磋商机制的协议》(2003年8月)

同法国关系

与法国保持传统关系,在经济、安全等方面对法依赖较大。1993年7月、1994年1月、11月和1995年7月,古莱德总统访法。1993年6月和1998年4月,法国防部长访吉。1994年3月,吉法第8次混委会召开,法合作部长鲁森率政府代表团出席。法在吉除外交部以外的各部门派有顾问。两国签有防务协定,法在吉有3200名驻军。法驻军每年给吉带来的财政收入约占吉国内生产总值的33%。法是吉最大的援助国,自吉独立以来,法援吉总额为2·85亿法国法郎。1993年以来,法援逐年下降。1998年为2?500万法国法郎,另负担了欧盟援吉款项的1/3(约2000万法郎)。

同埃塞俄比亚关系

两国关系友好,签有友好合作协定和农业科技合作等25项协议。1991年初门格斯图政权被推翻后,埃重视同吉发展关系。两国高层往来频繁,定期举行双边磋商。经济领域内加强了经贸、运输、投资、教育合作和人员自由往来。1991年11月和1992年1月,古莱德总统访埃塞。1994年4月、10月,埃塞过渡政府总理塔姆拉特和临时政府总统泽纳维访吉。吉所需农产品大部分从埃塞进口。吉向埃塞开放了陆路运输,埃不断提高经吉港转运货物量。1998年5月埃塞、厄冲突爆发后,埃塞全部外贸经由吉港进行,埃塞航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航班由每周两班改为每天一班。梅莱斯总理于12月初对吉进行工作访问。

同索马里关系

两国关系较密切。两国之间签有友好条约和渔业、文化协定,畜牧业合作协议,农业科技协议,港口及航海条约,航空条约等。1991年1月索马里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吉积极调解索各派冲突,并分别于6、7月在吉召集了两次索马里和解会议。吉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向索派兵保护人道主义援助的794号决议,认为联合国的努力是从消亡中拯救索马里的惟一希望,主张迅速、彻底解除索马里各派武装,同时呼吁索各派遵守亚的斯亚贝巴协定。1994年4月,“索全国联盟主席”艾迪德应邀访吉。1997年4月,索马里阿登·阿卜迪拉伊·努尔将军率团访吉。古莱德总统重申吉政府全力支持为在索恢复和平和重建国家做出的努力。

同厄立特里亚关系

两国之间存在领土争端。近几年双方高层互访增多,关系一度得到明显改善。1998年5月埃塞、厄边境武装冲突爆发,吉积极参与调解,11月,因厄总统在瓦加杜古调解会议上当面指责古莱德总统在埃塞厄冲突中偏袒埃塞,吉宣布与厄断交。

同美国关系

美国每年向吉布提供总额为400~500万美元的财政和军事援助。1978~1993年间,美援吉2000万美元。1991年4月23~27日,古莱德总统首次访美。1994年1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乔治·穆斯访吉。1994~1995年度,美对吉财政援助为100万美元。

经济

吉布提是联合国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资源匮乏,自然条件差,经济十分落后。工农业基础薄弱,95%以上的农产品和工业品依靠进口,90%以上的建设资金依靠外援。服务行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9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8%。1993年以来,由于北部战乱和埃塞俄比亚、索马里难民大量涌入,加之工业化国家、尤其是法国经济衰退,吉布提外来援助减少,财政危机日趋严重,国库空虚,经济困难,人均消费水平6年间降低了35%。吉布提政府采取缩减国家财政预算,提高税收,鼓励外国投资和私人企业等措施缓解经济困难,同时优先发展生产部门,开发土地和海洋资源,努力减少粮食、食品对外国的依赖。

1996年4月,吉布提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件,对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由于执行“不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7年3月冻结对吉布提的贷款,直到吉布提作了让步后,才于5月主持召开援助吉布提的圆桌会议,法国、欧共体及沙特等允提供130亿吉布提法郎,暂时缓解了吉布提的经济困难。1998年5月由于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爆发边界冲突,埃塞俄比亚原经厄立特里亚阿萨布港转运的货物均转道吉布提港,使港口收入大幅增加,缓解了吉政府的财政困难。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亿美元,1980~199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7%,1991~1998年为2.6%。

货币名称:吉布提法郎(Djibouti franc)

汇率(1997年):1美元=177.72吉布提法郎

通货膨胀率(1997年):7.0%

资源

吉布提主要有盐和地热资源,还有少量未开发的铁、铜、冰洲石、石膏等。在首都吉布提附近沿海有盐田,盐总储量为20亿吨,年产量近万吨,是主要出口物资之一,现正着手开发地热。石灰岩和石膏矿均属埋藏浅,储量大,易开发的优质矿;珍珠岩估算储量达4?800万吨;内地四县均发现含金构造,沿海地区已发现有含油构造。全国仅有占国土面积9%的草地和牧场。

工业

工业集中在首都吉布提,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吉布提工矿业生产总值为1.1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有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矿泉水、机械修配、船舶修理、炼油、制革、发电等小型工业。

农牧渔业

吉布提以畜牧业为主,全国有500多农户,可耕地6000公顷,已耕地407公顷,其中70公顷可灌溉。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1600万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农业主要种植玉米、蔬菜、水果和椰枣。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从欧共体、法国、日本等国接受1.2万吨粮食援助。畜牧业占有比农业更为重要的位置。1990年有牛7.3万头,骆驼5.9万峰。1993年有绵羊47万只,山羊50.7万只,全国有牧场23万公顷,牧民约有10万。1990年捕鱼量900吨。

旅游业

吉布提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全国有9家旅馆,共440个房间。每年接待游客2.5万人。吉布提的主要旅游点有阿萨尔湖、阿贝湖、古拜特·阿尔·卡拉卡魔渊、阿尔都巴火山、达依原始森林、朗达兴奔古瓦莱瀑布、塔朱腊海上乐园等。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在吉布提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吉布提港是东非优良海港之一,拥有15个泊位,其中13个为远洋深水泊位,港口外有5个加油加水泊位,港内可停靠大型船15艘。其航运、停泊和装卸条件完全符合国际标准。欧加登战争前,吉布提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港口业务和铁路收入。吉布提港也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重要出海口,埃塞俄比亚对外贸易的3/4左右是经过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转口的。1998年吞吐量250万吨。

吉布提与埃塞俄比亚首都有铁路相通,吉布提境内铁路长约106公里。1997年铁路货运量为33万吨。

全国有公路3067公里,其中沥青路面412公里。

吉布提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货机,是乌干达等非洲内陆国家前往法国的中转站。吉布提航空公司飞行10条国际航线。1996年由机场入出境旅客为123449人次。

财政金融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1997年吉布提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68%,支出占34.95%,财政赤字占4.28%。吉布提1997年的外债为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8%。1980~1990年的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24%,1991~1997年为7.8%。1998年外汇储备为6260万美元。

对外贸易

吉布提出口商品包括食盐、牲畜、皮张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法国、埃塞俄比亚、日本、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美国、泰国等;法国分别占吉进口额和出口额的30%和50%左右。主要进口商品为粮食、纺织品、机械设备、电器产品、运输材料等。据非洲发展银行的数字1996年吉布提的出口总额为3490万美元,进口为2.04亿美元。贸易逆差达1.691亿美元,为出口总额的4.8倍。

外国援助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85~1997年共接受各种外援2.768亿美元。法国是吉布提最大的援助国,援助额约占总数的35%。提供援助的还有欧共体、意大利、卢森堡、沙特阿拉伯、挪威、瑞士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

人民生活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吉布提1997年的出生率为37.8‰,死亡率为14.5‰,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50‰。预期寿命为51岁。生育率为每一妇女5.2胎。全国共有2家综合性医院,8个市县级医疗中心,26个门诊所和10个私人诊所。全国共有病床1910张,平均每509人一张病床;900名医务人员中有98名正式医生,另有900名护理人员,平均每4752名居民有1名医生,每6500名妇女有1名助产士。

军事

吉布提武装部队于1977年6月6日建立,总兵力3?030人,其中陆军160人,编成一个炮兵团、一支边防部队和一个装甲连。海军60人。空军100人,拥有一个空军基地。另有宪兵1200人,国家治安部队1400人。吉布提实行志愿兵役制。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吉布提是法国在印度洋-红海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驻有法军3800~4500人,这是吉布提政府与法国政府于1977年6月27日签订的一项临时军事议定书所规定的。法国驻吉陆军有2个战斗团和伞兵团的一个别动连;海军有一支增援印度洋舰队的海军部队,一支突击队和一个通讯监听站;空军有一个歼击机队和一个直升机运输大队。法国向吉布提军队提供后勤援助,并派遣军事合作人员,帮助吉布提维护国家安全和培训军事人员。

文化艺术

文化教育

吉布提采用法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法和教科书,学制为小学6年、中学7年。吉布提的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妇女的91%和男子的85%曾为文盲。吉政府已制定扫盲计划,第一期(1991~1992年)招收4300名妇女。1997年有公立小学70所,学生3.6万人,教师980人,公立中学11所(只有国家中学设有高中),在校学生9600人,教师450人(吉布提人占54%)。另有高级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各一所。吉布提高中毕业生参加法国统一考试,合格者可取得结业证书,优良者可赴法接受高等教育。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成年人的文盲率1995年已降为54%,小学入学率1996年为39%,中学入学率为14%。

新闻出版

吉布提全国惟一的官方法文周报为《民族报》,每周四出版,每期发行4300份(1991年)。《官方公报》(法文)为不定期出版的政府刊物。此外还有执政党“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党刊《进步》周刊,民主革新党周刊《复兴》和全国民主党周刊《共和》。

吉布提广播电视台用法语、索马里语、阿法尔语和阿拉伯语广播,1989年播出节目10750小时。在沙特和法国的援助下,吉布提于1980年6月建成了一个地面卫星通讯站,可转播法国和邻国的电视节目。1990年日本援建一电视制作中心。

重要人物

哈桑·古莱德·阿普蒂敦 总统兼政府首脑、争取进步人民联盟主席。1916年10月生于吉布提市。伊萨族人。年轻时作过护士和承包商他反对法国对吉布提的殖民统治,也反对吉布提同邻国索马里合并。1950年起先后当选为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吉代议委员会委员、副主席,领地议会议员,领地政府委员会副主席。自1975年组建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联盟(吉独立后改称争取进步人民联盟)至今,一直任主席。1981年,古莱德宣布实行一党制,其御用政党争取进步人民联盟成为国内唯一合法政党。1991年,由于不满伊萨族长期一党执政,北部阿法尔族起兵反抗古莱德,迫使其在次年宣布逐渐推行多党制。1993年,在首次多党大选中,古莱德获得了60%以上的选票,连任总统成功。1999年,古莱德宣布任满退休,将政权成功转交给侄子兼亲信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2006年11月21日,古莱德去世,享年90岁。曾于1979年、1991年、1994年、1998年4次访华。夫人爱莎·博格雷,吉妇女同盟主席。

巴尔卡特·古拉特·哈马杜 总理。1930年生于吉布提市。阿法尔族人。年轻时为技术工人。1958年起任领地议会议员,领地政府教育、卫生部长和法国参议员等职。1977年5月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1979年起历任争取进步人民联盟中央委员、中央执委、政治局委员和第一副主席。1978年10月起任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