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病
基本解释
昏睡病也称为“非洲人类锥虫病”,锥体虫病,通过非洲大陆当地特有的物种即受感染的非洲舌蝇(采采蝇,舌蝇属)的叮咬传播,是一种传播广泛的热带病,如不给予治疗,则可能造成死亡。
详细解释
昏睡病是一种叫做锥虫的寄生虫感染造成的疾病,流行于中部非洲。
病原
锥体虫,也译为锥虫,动鞭毛虫纲、动质虫目、锥体虫属的通称。锥体虫的鞭毛演化为膜状,种类很多。锥体虫多寄生于人、畜体内而引起严重病疫。如由采采蝇传播的冈比锥体虫能导致致命的昏睡病,马媾疫锥体虫则在马交配时传播而引起生殖器官水肿和溃烂,世界性流传。
成虫主要寄生在脊椎动物(尤其是鱼、鸟和哺乳类)血液中。多数种类需要一个中间宿主(昆虫或蛭)方能完成其生活史。例如昏睡病的病原体甘比亚锥虫或罗得西亚锥虫,透过舌蝇传播。
临床表现
昏睡病以过度睡眠为主要临床表现。非洲昏睡病的疾病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并发症与疾病的病程进展有关,如发生心肌炎、影响生长发育等。
急性期呈现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征象。罗得西亚昏睡病起病急、病情重,表现为弛张型高热、严重头痛、头昏、乏力、贫血、手与足及眶周组织皮下水肿、疼痛,并且出现典型的环形红斑。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压痛性淋巴结病,肝脾肿大。冈比昏睡睡病病情较轻,体征和症状在数月和数年内间歇发作,数年后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睡眠障碍出现于病程后期。随着脑组织的直接受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过度睡眠是突出的临床特征。患者常常面无表情、眼睑下垂、无精打采、毫无活力、反应迟钝、讲话声音低微。白天睡眠增多,甚至就餐时也能睡着,夜间睡眠的连续性差。根据神经系统受累程度不同可以出现相应的体征:手指震颤、舌抖动或舞蹈样动作。癫痫发作常见,特别是在脑组织受累的早期或癫痫持续状态后。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将逐渐变得极度衰弱,进入癫痫持续状态、高热、继发感染和昏迷状态,常导致死亡。罗得西亚昏睡病是最严重的一种,若不治疗通常在1年内死亡。
非洲昏睡病的疾病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并发症与疾病的病程进展有关,如发生心肌炎、影响生长发育等。因原虫内的锥虫引起昏睡病,流行在某些热带非洲地区。它通过采采蝇叮咬后传播该病,发病初期是淋巴结肿大、发烧和头痛。如不治疗,经过几个时间段后,便出现脑脊膜炎、脑膜炎、全脑炎,导致昏迷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