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榇
基本解释
烧掉棺木。古代受降仪式。交战两国君之战败者舆榇乞降,表示接受诛杀;战胜者焚榇,表示宽大而赦免其死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至 成都 , 禪 率太子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缚舆櫬诣军门, 艾 执节解缚焚櫬,受而宥之。”《晋书·王濬传》:“ 濬 躬解其缚,受璧焚櫬,送于京师。”《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北齐 魏收 《檄梁文》:“当使焚櫬而出,拂席相待。”
烧掉棺木。古代受降仪式。交战两国君之战败者舆榇乞降,表示接受诛杀;战胜者焚榇,表示宽大而赦免其死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至 成都 , 禪 率太子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缚舆櫬诣军门, 艾 执节解缚焚櫬,受而宥之。”《晋书·王濬传》:“ 濬 躬解其缚,受璧焚櫬,送于京师。”《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北齐 魏收 《檄梁文》:“当使焚櫬而出,拂席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