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词典
bing的词语
病理性上网

病理性上网

拼音:bìng lǐ xìng shàng wǎng

基本解释


病理性上网-破解青少年网瘾心理之因 网络脱瘾门诊亮相沈城

摘要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田成华2009年提出了“病理性上网”的初步诊断标准,这项研究是为全国测查及完善该标准提供依据而进行的,尚处于学术讨论阶段。如果有四项或四项以上相符合的话,可能要列入“病理性上网”!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网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它的诊断标准,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

病理性上网-简介

网络成瘾将有新标准

病理性上网,对网络成瘾的新称呼,将取代以前的网络成瘾的说法。有关专家称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它的诊断标准,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性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这种异常行为属于网络性心理障碍,它包括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成瘾、网络信息成瘾、计算机成瘾等。

国外病理性上网的检出率为3%—18%,国内为2%—15%。说明病理性上网正成为不容忽视的医学问题。病理性上网的检出率差异比较大,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关。目前国内没有公认的标准,使数据的可比性差,影响了病理性上网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治疗的研究。许多专业人员认为病理性上网应该列入疾病分类,并且制定诊断标准。目前从临床特点看,应该归入ICD10其他习惯与冲动障碍。有病理性赌博、病理性纵火、病理性盗窃等。病理性上网可以作为正式诊断术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田成华2009年提出了“病理性上网”的初步诊断标准,这项研究是为全国测查及完善该标准提供依据而进行的,尚处于学术讨论阶段。

病理性上网-背景

著名网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在一场针对青少年网瘾及犯罪的论坛上拍案而起。新媒体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论坛在深圳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维龙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

“未成年犯一半有网瘾”

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广东网民有4860万人,其中青少年网民数超过一半,在3000万左右,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广东青少年网络伤害调研报告统计显示,广东青少年网络依赖(“网瘾”)人数有54万。邓维龙介绍说,在广东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问题,有60%多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针对网络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主任沈家宏介绍说,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网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它的诊断标准,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

“政府应给网监发工资”

以挽救网瘾青少年而知名的社会学家陶宏开开诚布公地说。他说,虽然目前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少,而且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缺乏重视,存在人为地将数据“减少”的现象。少年犯的娱乐方式中80%都是有害娱乐,其中网游占了重要部分。因此,政府应该竭力整顿网络环境,对网络监管加大财政投入。“有钱的事人人抢着干,但监管是无利可图的,所以政府应该给网监发工资!”陶宏开建言。

病理性上网-提出

据调查,目前我国网民数量为2.98亿,其中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问题青少年中,有60%-70%“病因”与网络内容有关系,这其中,又有超过10%的比例达到了“网络成瘾”的范畴,而且这个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9年10日,由文化部、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承办的中韩网络游戏成瘾对策研讨会在常州举行,专题研讨“网络成瘾”课题。

会上,来自中国和韩国的5位专家分别就韩国游戏振兴政策变化、青少年网络行为中的失补偿理论、网络成瘾的预防与治疗等话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其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田成华演讲了《“病理性上网”诊断标准的初步制订》,“病理性上网”这一概念以及相应的初步诊断标准首次在国内发布,正式标准或将于明年出台。

病理性上网-症状

患人格障碍男性易网络成瘾

1. 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者冲动,想方设法上网;

2. 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者是缓解无助、内疚、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方法;

3. 沉溺于网络,如一直想着与上网有关的事,回忆以前上网经历,期待下次上网;

4. 为了得到满足,用于上网的时间有越来越长的趋势;

5. 实际上网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

6. 上网遭到家人、亲友、老师、同学或者专业人员强烈反对;

7. 多次对家人、亲友、老师、同学或者专业人员撒谎,隐瞒上网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

8. 自己曾经做过努力,想控制、减少或者停止上网,但没有成功;

9. 若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和厌烦等症状,上网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

10. 因上网而逐渐忽视其他的快乐与兴趣;

11. 上网模式变得狭窄,即围绕着例行公事样的习惯和仪式,上网模式变得越来越刻板,其特点是越来越容易进行该仪式,上网时间,地点或者上网方式缺乏变化;

12. 尽管知道上网有可能产生或者加重原有的躯体或者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上网。

病理性上网-特点

病理性上网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虽然不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基础,但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类似的构成成分和表现,具有相似的特点。概括起来,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突显(Salience)性质。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2.情绪调节作用(Mood Modification)。上网成为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一种策略,通过网络活动可以产生激惹,兴奋和紧张等情绪体验,也可以获得一些安宁,逃避甚至是麻木的效果。

3.耐受性(Tolerance)。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就像吸毒者必须逐次增加毒品摄入量一样。

4.停药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网的情况下,成瘾者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和全身颤抖等生理反应。

5.冲突(Conflict)。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病理性上网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比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工作关系的消退和恶化;与成瘾者其他活动的冲突,比如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成瘾者内心对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舍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6.反复(Relapse)。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和戒除之后,成瘾行为会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病理性上网-危害

网瘾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它既没有空间限制,也没有时间限制。但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净的世界,网上色情作品泛滥,许多犯罪活动都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的。这告械世人,互联网世界虽然是个奇妙的虚拟天地,但也是一个必须加倍提防的地方。成千上万的父母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上的危险。互联网世界充满了陷阱,遍布着别有用心、引诱孩子走入歧途的人;孩子单纯的心灵很容易被污染,而孩子和父母却往往觉察不到。那么,怎样让孩子面对互联网这个无形的、难以捉摸的世界呢?作为父母,应该和孩子努力沟通,以便共同消除网络世界带来的危害。

现在许多孩子对网络非常迷恋。经常有家长抱怨说女儿刚满7岁,玩起电脑网络来绝不亚于成人。在她的电脑网络里有网上流行的游戏、MTV还有她自己的flash作品。有一天,她的嘴里突然冒出今晚我们将拥有“激情一夜”时,家长着实被吓了一跳。长此以往,孩子的视力、身心健康将会受到网络怎样的影响〕维护网络安全、避免互联网伤害我们的孩子,已成为家长和关注少儿健康成长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

病理性上网-诊断标准

研究根据4个诊断标准,分别为young8项诊断标准,beard5+3诊断标准,ko的ABC诊断标准,高文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8条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的症状,一是强烈的依恋性: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二是情感淡漠: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三是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四是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严重程度标准

因为上网丧失或明显影响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或者失去了受教育与就业的机会,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学校规定(3条)。

病程标准

病程标准确定为3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

经过研究,保留6个症状标准,1、3、7、8、9、12。症状条中1的灵敏度95%,特异度72%。2条灵敏度95%,特异度79%……症状数量确定4项为宜。

严重程度标准:由于上网明显影响与家人或者朋友的关系,或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等,或者有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校规的行为。

精神障碍共病:并非继发于躯体精神病性障碍或者物质依赖。(诊断病理性上网54例中,多动症7例,抑郁症7例,恶劣心境4例,情绪问题3例,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3例,强迫症1例,可疑边缘人格障碍1例,适应障碍1例)。

经讨论,症状条目特点:不能控制的冲动、沉溺性、否认问题行为、复发、戒断症状以及不顾后果上网。前5条与病理性赌博诊断标准相似,6条与物质依赖诊断标准相似。4、11条是一致性差。2、4、6、11项对诊断的贡献作用小被删。4条症状时,灵敏度79%,特异度95%,这样可以减少误诊。过去国内提出病理性上网没有严重程度,但是病理性上网区别正常上网最明显的地方在病理性上网影响了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严重程度很重要。

病理性上网-产生原因

心理之因

暑假是青少年网瘾频发期

谈到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的成因,曹杨分析,一是好奇心理:网络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时空界限、广泛的人际交往、梦幻般体验等等无不强烈地吸引着人们,人们上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特别指出的是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样有着极强的兴趣,这也是青少年对互联网最为偏爱的原因。二是补偿心理: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人总是希望能寻求到合理的补偿,而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网络的虚拟性为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者提供了在意识前提下实现理想的可能性,亲情、爱情、抱负、情绪宣泄以及潜意识的愿望都能在网络中得到实现。三是逃避心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竞争力的个体采取上网来逃避。网上的言行具有匿名性、自由性,为其设置了安全的屏蔽。当个体遭受挫折后,面对压力情境如工作失意、社交恐惧、失恋等,产生一些轻微的神经症状如抑郁或狂躁,为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中。成瘾者上网实际上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种认同感。

生理因素

还有就是生理因素使然。 网瘾-病理性上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教育失误而言,就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

病理性上网-解决关键

网瘾一词将改名 或被称作病理性上网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据统计,患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已成“社会病”。

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深受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之害的孩子太多了,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不仅造成本人痛苦,也造成了家庭的破碎、社会不安全因素的增加,网络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破解青少年上网成瘾难题,已经成为一个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紧迫课题。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 C T专家韩佩英在谈到网瘾-病理性上网愈演愈烈时谈到,在她所接待的一些学生中,都不约而同地存在这个问题: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看不到孩子阳光的地方,却夸大孩子不足的地方,孩子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便到虚拟世界中去寻找。省重点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就跑进了网吧,上网成瘾,他对医生说,天天分数,天天学习压力,感觉太累了。与同学交往的时间没有了,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孩子情绪很低落,成绩急剧下降。韩佩英说,在初中、高中生中,主要的心理倾向就是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反叛意识增强,这时的孩子对自己评价较高,理想远大,现实中又不一定与自己的理想愿望相符合,再由于自己认知水平、经历有限,对问题看法又不一定那么完整,对自己不能正确估价,所以有时陷于情绪不稳定状态,成绩高时沾沾自喜,成绩低时自暴自弃。这时如果家长引导无方,就会加剧孩子的情绪反应。

病理性上网-治疗效果

曾经出现的点击治疗

“戒除网瘾-病理性上网”要达到的最佳效果是什么样的呢?是叫孩子不再上网、永远远离网络吗?许多人都曾问过这个问题。 戒除网瘾-病理性上网并不是“戒除网络”。让孩子科学使用电脑网络,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让家庭重拾往日欢乐,这是“戒瘾”所要达到的效果。电脑网络不是洪水猛兽,简单粗暴地反对孩子上网,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要告诉孩子电脑网络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单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热线主治医师刘月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陪孩子一同上网的经历。孩子现在读初一,一直想上网,但又不敢跟家长说。孩子知道:同学上网,家长都非常生气。有一天,孩子考试考得不错,回来后有了底气,就对妈妈说:“妈妈,求你一件事。”妈妈说:“行,你说吧。”孩子说:“我想上网吧看看。”“行啊,你去吧,我也跟你去。”妈妈这么爽快地同意了,孩子倒挺纳闷,又问了一句:“真跟我去啊!”“是啊,你不是想玩游戏吗,我也挺爱玩的。”其实,刘月娟陪孩子上网吧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孩子们为什么这么迷恋网吧。去了之后,网吧老板也很纳闷,现在家长封杀还来不及呢,还有陪着来上网的。孩子上网玩了三个小时,主动要回来:“妈妈这么通情达理,我说话也要算数,说玩3个小时就3个小时。”回来后刘月娟问孩子:“为什么想去网吧呢?”孩子坦诚地说:“一是想玩一玩放松放松,二是同学们都在谈网络游戏这事,我听不懂,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所以我想了解了解。妈妈今天你这样做,我特别高兴。班里有的同学家长管得可严了,不让玩,他们就利用午饭时间去网吧。如果你今天坚决不让我去,我可能也会跟着他们去了网吧了。”

刘月娟说,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宜疏不宜堵。其实家长最应该了解的是孩子为什么要上网,社会和学校应该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和辨别力。

如何防止孩子上网成瘾,有专家认为,让学生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和正确的满足感是解除孩子上网成瘾的根本。这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首先网吧业主应该要有良心和觉悟,还要有法律来约束。另外,老师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上网,让孩子自身认识到“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后的危害并有“拔”出来的意愿。学校应该建立健康的校园网站,让孩子们正确使用网络这一工具。

病理性上网-如何防止

网瘾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网络成瘾-病理性上网(IAD)是否已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你正大踏步跨入信息新时代的时候,在把簇新的奔腾Ⅲ或奔Ⅳ搬进门的同时,请认真思考一下如何去安排自己(或许还有你的孩子)在键盘前面的时间。如果你觉得网络的诱惑太大,自己抵抗力太小,那么在此有三条具体建议,可以帮助你预防IAD:

1、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请注意:借网消愁愁更愁。理由之一是,当你n小时后下网的时候,问题仍然在那儿,“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理由之二,你的上网行为在你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强化,你看: 上网-----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忘记生活烦恼,不需要几次,你就会如同巴浦洛夫的狗记住铃声会带来食物一样,记住上网能带来忘忧。以后,你一听到调制解调器的声音就会兴奋不已。

2、上网之前先订目标。每次化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你要上网干什么,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不要认为这个两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为你省10个两分钟,甚至100个两分钟。

3、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一分钟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假设你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了。 如果嫌用闹钟麻烦的话,可以在电脑网络中安装一个定时提醒的小软件,在上网的同时打开,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你的上网时间了。

最后再次提醒你:当你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驰骋的时候,你生命的一部分也许正渐渐消失在虚拟空间的某个黑洞之中。

病理性上网-诊断报告

关于“成瘾”这个词汇历史上用了几十年,八十年代开始,认为这个词汇太含糊,就把这个词淘汰掉了,与之相对应用了明确的词汇——依赖。这个词汇比较不会产生歧义。相关文献有很多的词汇,如上网狂,网络成瘾等,含义不同。“网络使用障碍”是个普通概念,相关的条目没有列明。在国际分类中有一部分人使用“冲动控制障碍”。关于这个有很多病例大家也听说过,例如有些人赌博不是为了利益去的,不是为了玩,仅是一种冲动,这是一种病理性冲动。还有的人放火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好玩,还有病理性偷窃等。我们研究的这个病的表现与控制性赌博比较相近,故我们命名考虑到接近性。即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出现某些不当的上网行为,且达到社会规范不容或给自己造成明显的危害的程度。比如看网络上的色情,网络聊天,交友等。有的人在看网络新闻链接,花的时间无意义,信息超载。使用网络如无问题大家肯定喜欢,大家都离不开网络。为何要作为一种病来研究?长期上网造成吃饭、睡眠不规律,对身体肯定会造成伤害,尤其是眼睛的伤害。一些人因为上网与世隔绝,和社会交往甚少,成瘾后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对社会影响与网络有关系。国际上用的成瘾的患病率有多少?我们的数据与韩国接近,为2.4%-15%左右。

其实这个数据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就是自己制订的。中国数据低并不说明问题少。数据是不可比的,作为我们的交流就没法可说。为了便于沟通交流,只能制订公认的标准。最常用的有四种(详见图表)。并从患病率、产生的危害、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几项作用。包括研究具体方法。条目库其中有一条,即上网模式变得狭隘,还有严重程度标准,因为上网丧失或明显影响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或者失去了受教育与就业的机会,违反法律法规等。就我们研究的对象举两个例子,所有调查者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生。诊断依据:工作组对于病理性上网的操作性定义。一是对军区总医院79名受试者采取两组医师测试(见图表),其中有54名两名专家一致诊断为病理性上网,在症状标准条目的频数分析中可看出,如果一种症状,在有病和没病之间,我们判断诊断标准在,这个标准不好掌握,我们先看一下我们的诊断标准,诊断是相当高的。详见条目的频数分析。严重程度标准:因为上网丧失或明显影响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影响家人和朋友关系,或者失去了受教育与就业的机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详见病程频数分析图表。还有一些孩子患有其他病,如孩子患有多动症等问题,现在把研究的初步结果作一下讨论。症状标准: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想方设法上网。经常想着与上网有关的事,回忆以前上网经历。多次对家人亲友老师撒谎,隐瞒上网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即否认问题行为。自己曾经做过努力,想控制减少上网,但做不到,若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燥不安等。病程标准定三个月以上。定三个月的依据是有的学生在假期上网,所以我们初步定三个月,有的专家认为还不太够,要定六个月。

许多孩子假期上网。排除标准,并非继发于其他精神病性。删除的条目:为了得到满足,用于上网的时间有越来越长的趋势。上网模式变得狭隘,即围绕着例行公事样的习惯和样式。后面四条与诊断问题不大。实际上网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上网遭到家人亲友同学反对。因上网而逐渐忽视其他的快乐与兴趣。达到成瘾后其他兴趣都没有了。有的孩子是原来的兴趣没有丢失。综上,我们临床精神病学的角度,初步制订了病理性上网诊断标准。修订后的初步诊断标准包括六项症状标准。创新点:专业精神科医生—医学标准;参照ICD-10制定过程;包含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等。局限性:缺乏充分的信效度检验。我们的标准没有最终订下来,这是初步标准,没必要现在公开宣传,是我们的学术讨论,离宣传还有一定距离,时机成熟后会宣布。谢谢大家。